-- 作者:J.S.Bach
-- 发布时间:2004-12-15 13:08:03
--
以下是引用tanjia在2004-12-10 23:11:06的发言:
如果恋爱对每个人都有促进作用,学校就不会反对了。
这个是不能成为影响到我们对待这个问题的思维依据的,学校中应该不是所有的老师都反对吧,家长也不是由一些报支持态度吗?关键在于自己的感受,中国学生被计划太多,太不自然的成长着,而且感情思维似乎被中国式的教育所清洗,我个人崇尚自然主义,讨厌被无理地管教,非理由确凿不受,人是独立的思维个体,每个人都是不同的综合,我想除非是经过专门的研究,否则只是以自己之经验比于下一代是不能被接受的,我记得以前唐永明的立场是不反对也不支持,我要为这叫好.难道学校不应鉴之束行吗?
我最近再想,如果中国还没有发明“早恋”这个词语,估计现在的学生恋爱也不会出那么多的问题。
早恋其实本来意思应该指在时机不成熟时就恋爱,这类定义和“早产”等是一个性质的
但是现在就被定义成:未满18岁而恋爱……再后来就变为,未满18岁而与异性交往……然后么就导致许多学生:1、与异性交往时偷偷摸摸地,不想让别人发现,有时就是因为过多地考虑了这一点反而分散了精力。2、有些人异性交往能把持得好,但也遭反对,结果过得让爱情充满荆棘,这样又分散了精力。3、有些人异性交往能把持得好,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如此,于是一些尚未成熟的人因“跟风”,而也找起男女朋友来,结果影响了学习。4、第3条的发生导致了“早恋”这个词语的发明,于是未满18岁的恋爱在许多成年人面前都被视为无视学习。5、以上各条导致了“早恋”这个话题的诞生,于是又有更多的人在此参与话题讨论。6、还没想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