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附之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让以附之名的时光机器带您回到曾经,属于现在的曾经】~~~~~~~~~~~~~~~~~~~~~~~~~~~
楼主: 心诚则灵

04年市区教育工作会议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16: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贯彻科教兴市战略 大力发展民办教育   上海建桥职业技术学院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新产物,上海建桥职业技术学院自2000年4月开始筹建招生和2001年4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校以来,在上海市“科教兴市”战略决策的指引下,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与亲切关怀下,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各项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较好地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截至2004年5月,学院总投资已达到4.34亿元,先后开设了7个系25个专业(含专业方向),在校生(含夜大学)总数已超过7000人,成为目前上海市投资最多、规模最大、设施最好的民办高校之一。学院于2001年9月正式列入国家计划内招生,2003年初跻身于全市11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行列。   一、在改革创新中快速发展   1、高起点,大投入,建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硬件设施。我院是由浙江温州企业家周星增等人士共同出资举办的一所民办高校。建校四年来,学院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建设步伐,校园占地面积从建校之初的205亩,扩大到目前的487亩,并预征有发展用地220亩;校舍建筑面积已达到18.65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8.52万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达到12.3平方米(除了每个教学班都有一个专用教室外,还有一批公用教室和多媒体教室);现有馆藏图书32.7万余册,另有电子图书37.2万种,生均纸质图书达到47.5册。已建成25个校内实验实训室,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3200多万元,配备有各类学生用计算机1650多台套,语音室座位858座。此外,还建成了较高规格的室内体育馆、标准足球场及400M塑胶跑道和网球场等一批运动场地;建成了9万余平方米的高等级学生公寓和大量后勤生活设施,有力保证了学院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为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2、文理结合,专兼并重,学科与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四年来,我院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加强学科与专业建设,坚持面向市场,适应需求,先后开设了25个专业及专业方向,初步形成了文理兼容、工科见长的专业结构。2003年以来,我院按照建设示范性高职的要求,深入探索高职教育的特点,多次组织教学计划修订工作,大力推进课程体系建设,贯彻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突出实践环节,完成了各主干课程教学大纲的制订,积极组织高职教材编写工作,取得了不少成果,初步形成了具有高职特点和自身特色的教学模式。与此同时,加强产学联合,开展校企合作,先后与本市50多家大型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与国外数家教育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有的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   在队伍建设方面,我院坚持专兼并重,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已建立起一支颇具规模的师资队伍。截至6月底,全院专任教职员工已达到330名,其中专任教师为226名。在226名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职称的有25名,副高职称者55名,高级职称比例占35.4%;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69名(其中博士7名),占教师总数的30.5%;年龄在40岁以下者为113名,占教师总数的50%,已形成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层次较高、结构较为合理的专任师资队伍。此外,学院还聘有344名高水平且比较稳定的兼职教师,较好地满足了教育教学的需要。   3、依法治校,科学管理,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巩固提高。建校以来,我们围绕素质教育这一主题,始终坚持“严格管理,依法治校”的方针,大力加强校纪校规建设,突出抓好养成教育,深入开展充实教育,重点推进德育教育,初步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在教学管理方面,我们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全方位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我院2000级参加学历文凭考试的学生,在历次全市课程统考中,总合格率均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以上,在30多所参加考试的院校中一直保持前三名。该届毕业生一次毕业率达到71%,目前累计就业率已达到98.4%。2004届毕业生迄今为止就业率也已达到80%左右。此外,我院学生于2002年10月和2003年10月两次参加上海市大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率分别为90.2%和87.6%,名列全市全部高校的第3名和第5名;2001级1303名学生和2002级2065名学生参加国家高职高专英语A级考试,合格率分别达到97%和76.9%,位列全市60所高职院校(含公办二级学院)的前几名。2001级学生中共有685人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达44.8%。   4、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建立了一套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四年来,我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引进专家办学和能人治校,并以《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学院章程为依据,合理划分董事会与学院行政班子之间的权限与职责,既充分下放权利,又有效加强监督,较好实现了学院所有权与管理权的“两权分离”,从而保证了董事会各项正确决策的顺利实施,推动了学院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在建校之初,学院也同步建立了党组织,并于2003年4月在上海市民办高校党工委成立后,首家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基层委员会,目前共有党员189名。党委3名主要领导均通过合法程序进入了学院董事会,党组织在学院日常管理和决策中,较好地发挥了政治上的保障作用、组织上的凝聚作用、思想上的教育作用和纪律上的监督作用。与此同时,我们充分发挥民办高校自身机制上的优势,不断创新,大胆实践,在办学上,逐步形成了投资主体民营化、内部运行高效化、专业设置市场化、教学管理规范化和后勤事务社会化等特点特色,基本做到了“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工资能高能低”,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院各项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提高了决策和管理的效率与效益。   二、四年办学实践的几点体会   经过四年多时间的运转,我院完成了从招生、培养到毕业生输出的全部环节,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教学周期。回顾四年办学实践,我们有以下四点粗浅体会——   第一、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严格按照教育规律办事,是我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动因。教育事业的公益性质决定了教育投资本身的经济收益是有限的,举办者获得更多的将是一种社会回报。在这点上,以周星增董事长为代表的学院举办者,思想高度统一,认识也非常一致,大家明确将举办民办高等教育作为一项长期性的事业来经营,而不是看作一项短期的商业投资行为。这就在办学理念上保证了学院的正确发展方向,克服了急功近利思想。同时,学院董事会的办学指导思想也十分端正,明确提出了“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办学以教师为主体”的办学方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学院严格按照教育规律办事,既善于借鉴公办高校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模式,又注重结合民办高校的特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创新教育理念。这是我院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较快发展的重要原因。   第二、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狠抓教学质量不放松,是学院竞争取胜的关键因素。教育教学是高校的重心所在,教学质量则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高校的一切工作都应围绕着教育教学这个中心展开。四年多来,我们始终坚持了这一原则,把加强教学建设,稳定教学秩序,改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推进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探索适应高职特点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严格的教学管理,良好的教学质量,是我院提前列入计划内招生和被列为示范性高职建设单位的前提条件。   第三、坚持严格管理,依法治校,以德治校,是学院长治久安的重要手段。由于民办高校所录取的考生考分较低,学生不仅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习惯不好,自觉性差,而且接受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也相对较差。针对这种状况,我们从实际出发,采取了种种严格管理措施。如规定所有学生全部住读;实行集中早、晚自修制度以及出入校门登记制度等;通过建立专门的辅导员队伍,将学生管理工作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教室、每一个宿舍;在弘扬先进,树立典型,大力表彰品学兼优的学生的同时;我们加大了对违规违纪学生的查处力度,坚决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和风气。所有这些举措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实践证明,严格管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和素质教育,起到了很好的导向和推动作用,最终也得到了学生的理解以及社会和家长的认可。   第四、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学院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是一切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四年多来,我们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依靠人才,凝集人心,积蓄力量,尊重知识,善用人才,发扬民主,团结和凝聚广大教职员工投身到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中去,较好地发挥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成功解决了教、学、管各个环节所面临的问题与矛盾。四年来,全院上下人和心齐,精诚团结,步调一致,并肩作战,保证了学院各项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下一步打算   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我院也面临着不少问题与困难。主要是,学院规模仍然偏小,办学的综合效益尚未全面显现出来;受到办学经费的限制,部分教学条件(如师资队伍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由于办学历史较短,专业与学科特色还有一个深入探索、逐步形成的过程;学院办学层次偏低,同时受到传统观念影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与公办高校相比仍处于明显的劣势。对此,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按照《上海建桥学院2003—2008发展规划》,我院下一步的总体发展思路及主要举措如下——   1、办学目标   从上海市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布局出发,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建桥学院未来5-10年的总体办学目标是: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德才兼备、高素质、应用型的各类高等级专门人才为己任,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立足实践,注重创新,努力将建桥办成一所设施先进、队伍精干、管理规范、质量过硬、特色鲜明、充满活力,在上海乃至全国具有相当规模和影响力的应用型、示范性本科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2、工作任务   ——一年打基础。到2004年底前,初步建成完整的校园,各项软、硬件设施基本达到示范性高职要求,争取成为上海市1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   ——二年上台阶。到2005年前后,部分专业争取举办本科层次高职教育,学院各项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五年创一流。到2008年左右,学院各项综合指标跻身于全国民办高校前列,在校生规模达到10,000人,争取成为全国性的示范性高职院校。   3、主要举措   ——尽快培育自身办学特色。突出重点,发挥优势,开发、培育一批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专业,以确立学院的专业特色,增强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要在学科建设上迈出新步,在产学研结合方面取得突破,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有更大的创新。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培养高等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在全面加强学生实践能力训练和创新意识培养的同时,切实加强德育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处事、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发展。   ——进一步巩固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加快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完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提高教学效果。   ——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以引进和培养适应高职教学需要的“双师”型教师为重点,继续扩大专任教师总量,进一步改善专任教师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同时要加快引进各类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   ——继续完善各项办学条件。对照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要求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设置标准,进一步加快校园建设,完善各项硬件设施,改善图书资料和实训条件。   ——深入探索民办高等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发挥民办高校产权清晰、政校分开、职责明确和机制灵活等优势,深化内部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各项管理,理顺各种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院的深入发展营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是一项崭新的公益性事业。周济同志在《〈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颁布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大力支持和促进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发展,是国家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和制度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大、做强我市的民办高等教育,除了民办高校自身要不懈努力外,需要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给予民办高校更大的关注和更多的支持。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迎难而上,扬长避短,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努力把建桥学院办成一所国内一流的民办高校,为上海“科教兴市”战略的深入实施作出应有的贡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EFZM ( 沪ICP备17029626号-4 )  

GMT+8, 2025-8-17 11:30 , Processed in 0.034522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