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附之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让以附之名的时光机器带您回到曾经,属于现在的曾经】~~~~~~~~~~~~~~~~~~~~~~~~~~~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果冻小散

去书展了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8-20 21: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去买了一本《CIA档案》和李敖的《中国性研究与命研究》等书
发表于 2005-8-21 06: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高深的书啊![em01]
发表于 2005-8-22 16:3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起了海蒂性学报告~
发表于 2005-8-22 19: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月透水华[/I]在2005-8-22 833的发言:[/B][BR]我想起了海蒂性学报告~

海蒂的书没李敖那么引经据典

话说回来,李敖那种书,里面虽然很有内容,很经典,但弥漫着不堪入目的字眼
是大陆正规出版商绝对不可能出版的.可能是从台湾进的吧.能买到算幸运!!
发表于 2005-8-22 20: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偶对于他的书没有兴趣
发表于 2005-8-22 22: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堪入目还买????
[em10][em16]
发表于 2005-8-23 00: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抗非无声[/I]在2005-8-22 11:31:00的发言:[/B][BR]~
海蒂的书没李敖那么引经据典

话说回来,李敖那种书,里面虽然很有内容,很经典,但弥漫着不堪入目的字眼
是大陆正规出版商绝对不可能出版的.可能是从台湾进的吧.能买到算幸运!!


书展年年卖的最好的就是禁书
当然大家不要把禁书就和X书联系在一起啊
就是一些不允许公开出版的
其他很多都是比较针砭的
像去年我就买到余杰的<铁磨铁>
据说是禁书
而且我外面的确也没见到过
发表于 2005-8-23 00: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铁磨铁?讲什么的?
发表于 2005-8-23 18:5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杂文散文集
你要看我开学带来
发表于 2005-8-23 19: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算了,不用了,多谢了。我对杂文不怎么感兴趣。
发表于 2005-8-23 22: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带给桂花看的
发表于 2005-8-23 22: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如此[em07]
发表于 2005-10-2 06: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5-10-4 21:57:24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月透水华[/I]在2005-8-22 16:05:38的发言:[/B][BR]!

书展年年卖的最好的就是禁书
当然大家不要把禁书就和X书联系在一起啊
就是一些不允许公开出版的
其他很多都是比较针砭的
像去年我就买到余杰的<铁磨铁>
据说是禁书
而且我外面的确也没见到过



    架一副眼镜,镜片后的双眸透着晶亮的光芒,锐利深邃的眼神静静地注视着前方,仿佛正跨越时空,穿透人的心灵,直抵事物的灵魂和本质。这就是余杰,书本相片上的余杰。
    许多人知道他并记住他乃源于余杰在文字中破空而来、撼人心魄的呐喊。从外形上看,余杰是一个典型的书生。然而,就在这副薄弱的身体里,流淌的却是“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批判之激情”的灵魂河流。从这条河中,涌流出了《火与冰》、《铁屋中的呐喊》、《文明的创痛》、《说,还是不说》、《尴尬时代》、《想飞的翅膀》、《老鼠爱大米》、《爱与痛的边缘》、《香草山》、《压伤的芦苇》、《拒绝谎言》、《闪光石》、《铁磨铁》、《彷徨英雄路——近现代文史论集》等十四部书,其中大多为思想随笔。自1998年《火与冰》一出,其书风靡天下,其名如雷贯耳,其文耳熟能详。其人其文打破了俗世的箩筐,搅动了思想界、文化界多年沉闷、铁板的空气,刮起一股股飓风,形成一个个涡旋,把许多人的灵魂席卷了进去。
    这个七十年代出生的,竟取得了如此煌煌的成就,不仅令他的同龄人无法比,也让许多学界泰斗、文化巨人黯然失色——近一百年来有如此批判精神的思想家除了鲁迅、柏杨、李敖等少数几个之外,又还有几人?余下的敢怒不敢言或不能怒、不能言。而余杰做到了。他批判的深度、广度或许不及鲁迅,但其批判的锋芒和思想的锐利完全可与比肩。为此,有人说余杰偏激。他确实有偏激的地方,有时还不乏情绪过分的时候。但正是这种偏激造就了他的锐利和深度。
    柏杨曾把五千年的中国和中国文化比作“酱缸”,而余杰把它比做“铁屋子”,这样的比喻更为贴切、更为形象,更直指本质:一种专制文化把人团团包围,四面不能透风透气,令人窒息。这些篇什以《铁屋中的呐喊》最为典型,读后令人热血沸腾。余杰在这个时代能言,敢言,一方面说明了他的胆识与才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当今中国愈来愈开明,言论在相当程度上有了较大的自由。他的著作如果处在文革时期,则会永远是“抽屉文学”;如果透出只言片语,不打成“反革命”才怪。在一个国家,能否直言反映了这个国家制度的开明与否。当今中国,在言论这一块总算掀开了铁屋子的一丝缝隙。不过,据余杰说,他还有一些东西还是难以出版。也许,这些未出版的东西更令人激动。
    余杰的“文”如此,其“人”又怎么样?是否如其文一样具有血性?为了捍卫真理与自由必要时可以付出血的代价甚至牺牲生命?也许,这对他太过苛求了。但一个真正的斗士应如鲁迅一样,做到知与行的高度统一。否则,余杰就会成为鲁迅笔下的“二丑”和他自己笔下的“优孟”。迄今为止,尚未有人为文指出他的这一点。希望这一点于他是不存在的。若如此,余杰在今天就会成为当之无愧的精神领袖。
发表于 2005-10-12 23: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EFZM ( 沪ICP备17029626号-4 )  

GMT+8, 2025-9-17 23:01 , Processed in 0.024877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