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附之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让以附之名的时光机器带您回到曾经,属于现在的曾经】~~~~~~~~~~~~~~~~~~~~~~~~~~~
楼主: D_baby

[讨论]哲学,叫我对你说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3-28 07: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回應zg同學的意見:

我念過一點中庸, 但限於資質,只能膚淺理解, 所以也勞煩你具體講講, 這篇長文如何令我們一生受用.

发表于 2005-3-29 01:4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报歉,上次发贴的时候时间紧凑,没有很分条理, 所以有些我现在看来也有点语无伦次,对给你带来的一些不便,深表遗憾. 在此略作解释,希望以补昔日之过. 我曾经对康德的<纯粹理性限度内的宗教>(对不熟悉的人加个补充:康德的批判其实可以简单到三个问题,他前三部非常著名的批判只完成前两个体系的构建,而第三个问题的阐释,其精华都在这本说中了)进行到字到点的精读和对德语的再理解,得到很多有意义的东西:一方面觉得按照翻译后的书去理解很困难,而且没有必要,所以才上面提出单独阅读原版书的建议,并且我认为学习第二门语,是对人类最初活动的重新认识以及超越自己极限的最佳方法之一;另一方面,有可能和这本书原来的作用有关,我感到不管是看哲学或是讨论哲学一定要和生活联系起来,大家都知道biology的新词汇是英语最多的,只有专业人士才看的懂,但医生和病人的关系是看和被看的关系,而哲学家却是医生和病人的综合,他和其他人并没有实质上的差别,而他讨论的也往往是普遍问题,因此他的语言应该是最简单,并最能让人理解的,所谓的对前人思想的分类实际上是最幼稚最初级和最忌讳的人为割裂,在不否认其有一定简化用处同时,我们实际上失去研究哲学的最初目标,也使得很多不切实际或者是我们通常称之为的胡说八道理论存活下来,这里赞美一下:真理要通过实践检验这句话真的非常值得我们去思考,所以我的建议是:清楚的表达你的意见和认识,而不要去提我对什么什么主义什么什么看法,这是需要注意的. 关于中庸,我认为:他不仅仅是一篇文章的深度,而且事实上他是中国整个思想体系的脊椎,他对阴阳两极,物质转化系统的进行深入和补充,他不是去辨别什么是对错,他不是去做科学研究,而是去描述这个世界,然后提出人,作为万物的一分子,在这个系统中的角色和应该持有的态度,他和西方很多著作不一样,我认为他的思想超过他们可达到的程度,已到了一种超我的境界.具体的希望以后有机会能用其他方式聊,我有点讨厌电脑辐射! 最后一个问题是:ttc是一个社团,我觉得挺好的,他的指导老师也很强的,而且方法也很不错的,到综合部去了解一下吧.具体我也不说了,只是希望你能加入.有什么再联络. 我忘了说一句:能对哲学感兴趣非常好,相信这个选择你一生也不会后悔,加油干!! [em06]

李老师,很抱歉,我的话好像都是针对楼主讲的,很失礼的,不过真的希望能和香港同胞互相交流,也麻烦您辛苦一下,从我粗俗和漫无边际的话中找出你所想得到信息,对于您的不便我深表歉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28 17:59:07编辑过]
发表于 2005-3-29 02:5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啊,感到有些遗憾,这么久才看到这个帖子,我也加入讨论吧。我对哲学产生兴趣也有一段时间了,喜欢四个人:老子,康德,黑格尔,斯宾诺莎。对于老子,我的签名里最后两个字是属于他的,但并不代表我喜欢他的所有理论,即使对于核心的“中庸”观点也有所保留。康德和他的《纯粹理性批判》一直是我梦想的一部分,因为作品的中译本语言实在太晦涩(这个和《小逻辑》的晦涩不同),所以我一直想着要拜读英译本,但英语水平恐怕还不够。黑格尔的《小逻辑》是让我着迷的一部作品,曾经一次语文考试评论卢梭的一句话,我以《小逻辑》文句缜思风格写了一篇文章,结果不幸被判不及格,但这部作品因为种种原因不曾读完,所以还不能自成了解黑格尔思想的点滴。而斯宾诺莎,我对这个人以及他的伟大的犹太民族有着崇敬的心理,他的《知性改进论》——虽然不是他的代表作,也没有能够完成——但已经可以算得最伟大的哲学著作之一了(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没有一句废话,没有一个废字,只是一本小册子,却可以让人撼动整个生命。

如果大家对后三位哲学家的理论感兴趣,我有他们几乎所有作品的英译本的电子版,可以问我索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28 18:58:18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3-29 18: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ZG在2005-3-28 17:40:26的发言:

非常报歉,上次发贴的时候时间紧凑,没有很分条理, 所以有些我现在看来也有点语无伦次,对给你带来的一些不便,深表遗憾. 在此略作解释,希望以补昔日之过. 我曾经对康德的<纯粹理性限度内的宗教>(对不熟悉的人加个补充:康德的批判其实可以简单到三个问题,他前三部非常著名的批判只完成前两个体系的构建,而第三个问题的阐释,其精华都在这本说中了)进行到字到点的精读和对德语的再理解,得到很多有意义的东西:一方面觉得按照翻译后的书去理解很困难,而且没有必要,所以才上面提出单独阅读原版书的建议,并且我认为学习第二门语,是对人类最初活动的重新认识以及超越自己极限的最佳方法之一;另一方面,有可能和这本书原来的作用有关,我感到不管是看哲学或是讨论哲学一定要和生活联系起来,大家都知道biology的新词汇是英语最多的,只有专业人士才看的懂,但医生和病人的关系是看和被看的关系,而哲学家却是医生和病人的综合,他和其他人并没有实质上的差别,而他讨论的也往往是普遍问题,因此他的语言应该是最简单,并最能让人理解的,所谓的对前人思想的分类实际上是最幼稚最初级和最忌讳的人为割裂,在不否认其有一定简化用处同时,我们实际上失去研究哲学的最初目标,也使得很多不切实际或者是我们通常称之为的胡说八道理论存活下来,这里赞美一下:真理要通过实践检验这句话真的非常值得我们去思考,所以我的建议是:清楚的表达你的意见和认识,而不要去提我对什么什么主义什么什么看法,这是需要注意的. 关于中庸,我认为:他不仅仅是一篇文章的深度,而且事实上他是中国整个思想体系的脊椎,他对阴阳两极,物质转化系统的进行深入和补充,他不是去辨别什么是对错,他不是去做科学研究,而是去描述这个世界,然后提出人,作为万物的一分子,在这个系统中的角色和应该持有的态度,他和西方很多著作不一样,我认为他的思想超过他们可达到的程度,已到了一种超我的境界.具体的希望以后有机会能用其他方式聊,我有点讨厌电脑辐射! 最后一个问题是:ttc是一个社团,我觉得挺好的,他的指导老师也很强的,而且方法也很不错的,到综合部去了解一下吧.具体我也不说了,只是希望你能加入.有什么再联络. 我忘了说一句:能对哲学感兴趣非常好,相信这个选择你一生也不会后悔,加油干!! [em06]

李老师,很抱歉,我的话好像都是针对楼主讲的,很失礼的,不过真的希望能和香港同胞互相交流,也麻烦您辛苦一下,从我粗俗和漫无边际的话中找出你所想得到信息,对于您的不便我深表歉意.

明白了,是因为开始时需要大家的相互了解,所以先强调了自己所欣赏的哲学流派,并非只是会说什么什么主义的伪哲学.

ZG同学说的话很有道理,但是对于中庸,毕竟只能说自己的看法,就好象有人喜欢活得直率,有人喜欢生活不张扬等等,先前也说了,哲学的分支通常是原则上的分支,而实际上谁又都无法说服谁。

Ttc,我会去了解的,谢谢ZG同学的提醒和建议!

发表于 2005-3-29 20: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zg同學关于中庸的要點整理如下:

1.體系方面: 他不仅仅是一篇文章的深度,而且事实上他是中国整个思想体系的脊椎,他对阴阳两极,物质转化系统的进行深入和补充,

2.天人關係方面: 他不是去辨别什么是对错,他不是去做科学研究,而是去描述这个世界,然后提出人,作为万物的一分子,在这个系统中的角色和应该持有的态度,

3.中西比較:他和西方很多著作不一样,我认为他的思想超过他们可达到的程度,已到了一种超我的境界.

第1.2點很恰當的點出了中庸的要項, 特別是第2點,它是中國哲學中較重要的一環.

zg同學不必客氣. 你研習的範圍已超越一般中學生所能觸及的了.

很悲哀的說,我想不會有太多香港學生對中庸所言有興趣. 除非他們都要被迫讀四書. 但是,又有多少教師有資格教四書呢? 太難讀了.太難教了.

发表于 2005-3-30 14: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充其量也只不过经历的事情多一点,并非有什么资格去教育谁,但我希望我有限的水平能恰当的表达我的想法。
我认为,书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唯有和读者自身相联系才产生价值。不要说像四书这么遥远的古书,就算是最新的新闻评论也很少有人会感兴趣或是有时间去读,所以人们希望用逼这个方法去提高学生素质,但实际上这是教育中最不想看到的情况。哲学这门学问可以算其中最具典型的,由于很多老夫子在谈之乎者也,所以哲学变得遥远和陌生;但哲学最初是为了解决生与死这一问题而生,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很多事情归根到底就是哲学,因此某些思想家持续思考,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流派。
最近我看到一个人从生走向死亡,让我深刻地感到那么多繁杂的理论有时其实是一种累赘,他们为提出几个很简单的论点而写了像山一样厚的书来论证,作为一个读者,作为一个同样禁锢在生死循环中的可怜生命,那东西到底有多少我们要去看,和不去看得。把自己划分到那个流派,对于自己,有任何什么意义吗?如果你马上要死了,你会和你身旁的人讨论我是什么哲学流派吗?对于哲学上谁对谁错,你还会那么在乎吗?我给的答案是否定的,我认为我只会挑最重要的说,并且即使不在那一刻,我也会挑最重要的事情去做,因此,还是请大家设想一下,读了那么多书,把自己归为其中的几个流派,但自始自终都没有自己的想法,你们认为对一个学生,对一个听众,有任何意义吗?
虽说人可以用一生去学习,为什么当学生就只有那么几年?在此我大胆对几个论断提出自己的质疑?
有人说,学生在学校最重要是不是学习什么,而是学习怎么学!
但我的观点是,人为什么在学校只能是学习呢,不管学这个,学那个,归根到底还是一个劲地学习,难道我们不也是高智慧生物吗?难道我们的生命不是应该由我们自己支配吗?有时我非常同情一些马克思主义学家(不知道他们需不需要我的同情),他们一生,以点化字般的理解马克思,还自己封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工作者,我觉得他们的生命非常轻易的被糟蹋了,他们从生到死更本久没触摸到哲学的真谛,只是满口说马克思说了什么什么,恩格斯说了什么什么,这是对的,那是错的!浪费啊……
我说过任何一个人作为哲学主体来说,都是医生和病人的综合,但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对哲学学习和对哲学本身理解却走向了一个挺偏的路,可悲可叹!

今天我出新立异的已经够厉害,不过还是希望大家能试着理解我天马行空不知所云的文章吧!
另外,对斯宾诺莎,我好像对他知道的是另一部作品,您说的那本我不太清楚
发表于 2005-3-31 20: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李老師在2005-3-24 17:54:27的发言:

題外話:

來論壇快四年了, 可喜的是我沒有選錯二附中同學作為我的網上朋友. 因為你們的水平實在高. 談哲學,不是普通的中學生可以輕易做到的.

可是, 我沒機會碰到非重點中學的學生, 他們是不是遠遜於你們呢?

逊色??

这个不是我们可以定义的

况且在这个问题上

我认为每个人都可以谈论

况且我并不认为每个人之间能有什么样的巨大差异

只不过是阅历和环境造就了一些人的更加突出而已

李老师,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SUSU的那篇参加 复旦XX赛的文章

就是关于《局外人》的研究

做得哈辛苦啊。。。

可是还是感觉太浅层次了

可能是因为我们对于这个的投入还欠缺一点吧

研究加缪很大部分是因为

喜欢他文章中那种不可预知的结局

 楼主| 发表于 2005-3-31 22:4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写了好长时间居然断线,= =真无奈就简述了(回ZG)

我为什么喜欢哲学,因为我可以了解人类怎样去思考、探索许多看似普通,实则深沉的东西,而不仅仅是相信了流行的某个所谓常识或者真理,因为哲学可以让你得到很多观察事物的方法,因为哲学为我们提供了自然和社会的一般的规律 提供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我们要思考,要生存,要快乐,就要认识规律,就要学习哲学。

讨论生与死,是哲学的出发点,也是重点,过去是,现在也是,但是哲学决不只是生与死。

“他们为提出几个很简单的论点而写了像山一样厚的书来论证”那么我们举个例子,你对流派之事持批判态度,但是我持赞美态度,但是你说服不了我,为什么?因为你没有足够的理由让我信服,于是就需要“像山一样厚的书”了。

关于流派,好比对于日本,国内有哈日有反日有中立,这都不是人为存心要去把他硬分出来的,这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哲学流派亦如此-----有意见的分歧,就有流派的产生。

“如果你马上要死了,你会和你身旁的人讨论我是什么哲学流派吗?对于哲学上谁对谁错,你还会那么在乎吗?”那么,如果你马上要死了,你会和你身旁的人讨论数理化难题么,我的答案也是否定的,那你现在为什么要学习数理化呢?难道可以因为死亡这一点而放弃人生这一线么?

对于马克思主义那段:为什么我们总说“要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因为优秀的文化成果需要我们先去“继承”,然后再“发扬”和发展,试问,如果你不知道1+1=2,那么你能做数理化题么?

 楼主| 发表于 2005-3-31 23: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J.S.Bach在2005-3-28 18:57:06的发言:

对于老子,我的签名里最后两个字是属于他的,但并不代表我喜欢他的所有理论,即使对于核心的“中庸”观点也有所保留。

老子少私寡欲,淡泊名利都是我很欣赏的地方,但是不知道J.S.Bach 同学有没有注意到老子那种无政府主义的思想?

[em10]
发表于 2005-3-31 23: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月透水华在2005-3-31 12:41:44的发言: >

逊色??

这个不是我们可以定义的

况且在这个问题上

我认为每个人都可以谈论

况且我并不认为每个人之间能有什么样的巨大差异

只不过是阅历和环境造就了一些人的更加突出而已

李老师,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SUSU的那篇参加 复旦XX赛的文章

就是关于《局外人》的研究

做得哈辛苦啊。。。

可是还是感觉太浅层次了

可能是因为我们对于这个的投入还欠缺一点吧

研究加缪很大部分是因为

喜欢他文章中那种不可预知的结局

還未拜讀過susu的大作.

我只看過卡繆的異鄉人一次, 覺得很沈悶. 他不是在寫小說,只是在反映一種感覺, 展示一面鏡子.

发表于 2005-4-1 17:28:5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得很感谢D_baby给我的回复,无论是简洁还是非常严谨的回帖,都是非常非常感谢。
这里我先做几个自我检讨,1.我上次发的那个实在是有感而发,也没多想就发上来了,对于语句的陈述我很是惭愧啊……
2.我提了很多观点,但其实我都没说我为什么这样认为,所以感到挺轻浮的,也让我很是汗颜。所以以后我仔细想想这个问题,再回答您的质疑。
不过这里我简短的提几句:
1.很嘲讽的是,我觉得D_baby关于老子研究的材料好像有点过期。因为原版的老子道德经由于记忆或是误解等问题流传至今已出现很多处非常严重的错误。而最可信和最新的研究资料应该是湖南马王堆出土的书简,好像有一个姓李的学者搜集有关资料然后编制了“老子新解”或者名字相类似的书,具体的由于时间很久,我也记不太清楚,所以只能给你非常粗劣的线索,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去找一下。在最新资料中,类似无政府主义,或是很多与孔子相冲突的理论修正了,不过大体上还是维持道学传统。不过顺便问一句:难道你不同意“小政府,大法规”的理想状态吗?
2.我对人类至今为止是否触及或世界上是否真的存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始终存有疑问,还有就是很多东西你是永远不能说服别人的,像宗教信仰和神的存在。Many things depend on your faith!
3.你不要忘了,现在中国人对我们受到的数理化教育是疑问多于赞同啊!很多的认为对于我们做那么多题目,学那么多无数理化知识是一种浪费,当然韩寒是比较积极的一个,但大多数很简单,而且也不需要非常复杂的来看这个问题,a.我们中学生的数学能力明显高于其他国家,为什么他们的成就比我们大得多;b.我们的数理化知识20年以后有多少用得上?(学校的政治书真是垃圾!{有感而发,谨代表个人观点})
4.如果我把中国贴个标签:共产主义国家?这个标签与实际相差多少,以及这本身有什么意义?如果我们没有这个标件,作为一个外国人,是不是更好的理解这个国家?
另外我想重新说一下我前面的观点:我不认为我们不应该学习,但是我们不需要一直都在学习,这里提一个反例:世界上大多数的人是没有读过很多我们认为是哲学著作的书,但他们活得很好啊,甚至比我们还好,还优秀!我是不是可以推出两点:读那些书是没有必要的;读了那些书也没有什么意义?
 楼主| 发表于 2005-4-1 18: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样先感谢ZG同学的回答!我就是希望能够这样积极地交换意见![em02]

1.关于老子的我在学校图书馆看的也是一本"新解"(我中午再去看看日期,看看是否"新"解),我看的是杨润根先生的<发现老子>个人认为思想内容都和以往不同,不知道现在是否又变,我会去进一步研究!所以"难道你不同意“小政府,大法规”的理想状态吗?"我会在得出进一步结果之后再发表意见吧~

2.同意.

3.是的,我估计大多数还能自己思考的学生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我的一个同学还说过:"难道你家数钱要开根号么?"但是现在的状况就是如此,我们改变不了,就只好去应顺它.= =无奈...开贴时也说了不想多说教育问题,就此打住~

4.共产主义能否真正实现还是个问题,而且照某人言"所谓的中国特色的共产主义就是畸形发展的资本主义"作为外国人,最快理解中国的办法是看介绍,而最好的办法是住在中国,多接触中国.我并非为自己贴上什么什么主义的标签,而有一点ZG说的对"这个标签与实际相差多少"这我倒是没有想到,多谢提醒!所以我认为既然是网络,那么最快接触别人的方法就是先向别人介绍自己(我本来以为我上网时间不多的= =)

5."我不认为我们不应该学习,但是我们不需要一直都在学习",是的,而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也是因人而异,但是"世界上大多数的人是没有读过很多我们认为是哲学著作的书,但他们活得很好啊,甚至比我们还好,还优秀!"毕竟人各有志,有些人是把兴趣和工作融合在一起的----哪怕工资微薄,你能说这样的人不幸福么?有的人年终无休,整天累死累活,赚很多钱,又成天抱怨累...你能说这样的人就幸福么?同样举个例子,韩寒,当很多人还在挤高考独木桥的时候,他已经有了几十万存款.

很多事情没有必要:比如玩游戏,可我们还是去做了.有人会说:玩游戏怎么没必要,玩游戏是放松.那是对那些人而言,对另一些人,也许读书是放松,也许睡觉是放松,更有甚者,也许竞争是享受(我们班就有这种人...= =)

至于意义这种问题还是很难说的,有的事对我有意义可能对你就没有意义,"意义"的问题感觉比较复杂下课了先撤了基本就这么些了.

发表于 2005-4-3 17: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哲学是一切认识的根本,决定了所有看待世界的观点和态度。怎么能不重要呢?

但哲学不是比谁知道得多。

是没有定论的谁都不能否定谁。

发表于 2005-4-4 12:2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我不懂政治。

发表于 2005-4-4 12: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我没找到真正的政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EFZM ( 沪ICP备17029626号-4 )  

GMT+8, 2025-9-17 23:22 , Processed in 0.029770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