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三绝 央视国际 2004年04月23日 17:12 “桂林山水甲天下”这话在中国几乎是无人不知。凡是到过桂林的人,几乎都认为这句话并不夸大。桂林山水美在山、 洞、水,称为“桂林三绝”。山水奇秀,冠甲天下的桂林漓江风景区,在桂林市周围,包括桂林、阳朔县等,总面积2064平方公里,北高南低,碧水东流,呈典型岩溶地貌。 ◇桂林的山 雄、奇、险、秀、幽尽在其中,似玉笋瑶簪、骆狮巨象、凤凰鹦鹉、斗鸡奔马、明月高悬,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空间立体景观画面。 猫儿山、尧山、象鼻山、叠彩山、伏波山、独秀峰、虞山,或拔地而起,或半枕江中、半依陆地,或叠嶂连绵、姿态万千,或拟人状物、栩栩如生。 ◇漓江的水 漓江水质澄澈,水清如镜,波柔浪软,恰如水晶飘带;江中水草丝丝飘絮,江岸沙洲芳草萋萋,临江绿竹凤尾轻摇,绕江千峰耸碧凝玉,一江碧绿,一江秀色;有时清新如画,群峰竞秀,有时朦胧若诗,虚无缥缈。 ◇桂林的洞 芦笛岩、七星岩、冠岩、丰鱼岩、神宫·····,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洞内石笋、石柱密集成林,各类沉积形态变化万千,拟人状物,惟妙惟肖。言传笔书难绘其瑰丽之万一,不是身临其境,无法领会其神奇、雄伟和美妙。 主要旅游景点: ◇象山公园 象山公园地处桂林市中心的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占地面积11.88公顷,园内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山、水、洞、岛、亭、台、坪、径、文物、古迹相映成画,美不胜收。 象山又名象鼻山,是公园的主要景点,其山形酷似一头驻足漓江边临流饮水的大象,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被人们作为桂林市的城徽。山体前部的水月洞,弯如满月,穿透山体,清碧的江水从洞中穿鼻而过,波光洞影,构成"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的奇观,"象山水月"因之成为桂林山水一绝。水月洞内外有历代石刻文物50多件,多为宋代镌刻。山南麓,有始建于唐代的云峰寺。山的东、西麓,均有石级曲折而上。山顶平展,树木成荫;明代建筑普贤塔,高10余米,形似剑柄,又似宝瓶;极目远眺,桂林山城美景尽收眼底。 漓江 漓江,犹如桂林山水中的一条柔美透明的绿色绸带,她发源于兴安县的苗儿山,南下流经桂林、阳朔,至平乐县称桂江,经昭平至梧州汇入西江,全长437公里。 漓江飘绕在万座峰峦之间,特别是桂林到阳朔这段83公里的水程内,“玉簪”挺立,“罗带”缦绕,青峰浮水,峭壁垂河,真象是一幅百里画卷,蔚为奇观。古往今来的许多名流给予漓江很高的评价。如:明代唐暄《漓江》诗云:“桂阳江上石凌空,谁作丹青画本工”。 郭沫若《春泛漓江》诺云:“玉带蜿蜒画卷雄,漓江秀丽复深宏”。1976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游罢漓江说:“清澈的漓江,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 这段“百里画卷”似的漓江不仅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而且有“深潭、险滩、流泉、飞瀑”等佳景,处处呈现“九程漓水曲,万点桂山尖”的诗情画意,乘游览船从解放桥码头启航,一路上,可以饱览千百幅如画的美景,其中,象山水月、穿山塔影、绣山彩绘、半边奇渡、九马画山、兴坪佳境、碧莲叠翠、书童捧读等15处风光,不仅奇特秀丽,景色迷人,还有娓娓动听的神话故事,令人怡然陶醉。 游览漓江,还有一个绝妙之处,就是不愁天气变化,因为不同天气漓江景色有不同特点:晴天,看青峰倒影;阴天,看漫山云雾;雨天,看漓江烟雨。如果遇上阴雨天,但见江上烟波浩渺,群山若隐若现,浮云穿行于奇蜂之间,雨幕似轻纱笼罩江山之上,活像一幅幅千姿百态的泼墨水彩画。正是“桂林山水甲天下,绝妙漓江泛秋图”。 ◇武庙 武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桂林地区恭城瑶族自治县城西山南麓。原名协天祠。清 以后更名关帝庙,主 祀“忠义神武灵佑关 圣大帝”关羽,配祀 岳飞等武将,故称武 庙。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一年(公元 1603年)。清代 曾几次重修。原有头 门、戏楼、雨亭、前 殿、中殿、后殿、厢 房、伙房等,占地2250平方米,建筑面积1050平方米。现仅存头 门、戏楼、前殿和后殿。前殿壁间嵌历次修庙记事碑。戏楼是全庙精华,楼 顶为重檐歇山式,盖黄硫璃瓦,戏台为条石围砌,天顶为八角形藻井,彩绘 朱饰,堂皇富丽 。 ◇滨江公园 滨江风景管理处位于桂林市区漓江西畔、管辖叠彩山、伏波山、榕湖、杉湖、桂湖等著名风景点,面积50.31公顷。这些景点名山碧水交相辉映,素有"江山会景处"、"伏波胜景"、"城中碧玉"之誉。 叠彩山由四望山、于越山、仙鹤峰、明月峰组成,是风景荟萃之地,自古就有"江山会景处"称誉。因山石层层横断,酷似一匹匹锦缎堆叠而得名。又因山腰有个奇异的山洞,贯穿南北,四季凉风习习,亦称风洞山。这里群峦拥翠,林木茂密,山麓有木龙古渡,山上建有叠彩亭、于越亭、叠彩琼楼、仰止堂、一拳亭、迎风楼、望江亭、拿云亭。风洞口上镌有陈毅元帅"愿作桂林有,不愿作神仙"的题刻,洞中众多历代诗文题刻和摩崖造像19龛80余尊。登上明月峰顶,极目远眺,桂林城景尽收眼底。伏波山濒临漓江,孤峰雄峙,东枕漓江,遏阻洄澜,山故以为名,建有听涛阁、回廊、钟亭、癸水亭。登上山顶,晨观尧山日出,雾眺訾洲烟雨,远望老人山神态,景色分外迷人。伏波山及其山腹的还珠洞有着美丽动人的传说。还珠洞内有块离地一线、引人悬念的试剑石和许多唐宋以来的石刻之物。山北麓近年来还新开辟茶花品种园和伏波茶坊。榕湖、杉湖、桂湖(由丽泽湖、宝贤湖、西清湖组成)原为桂林古代护城河,现在湖畔树木婆娑,湖中澄湖碧水,象碧玉镶嵌在市区中心,游人到此不仅能饱览湖光山色,而且可以寻胜访古。主要景胜有蘑菇亭、湖心亭、九曲桥、芙蓉亭、朝霞亭、榕荫亭、千年古榕、古南门等。 桂林小吃推荐 ??桂林米粉 桂林不仅山水甲天下,而且米粉也很有名,它圆细、爽滑、柔韧,具有独特的风味。其做工考究, 先将上好大米磨成浆, 装袋滤干, 揣成粉团煮熟后压榨成圆根或片状即成。园的称米粉, 片状的称切粉, 通称米粉, 其特点是洁白、细嫩、软滑、爽口。其吃法多样。最讲究卤水的制作, 其工艺各家有异, 大致以猪、牛骨、罗汉果和各式佐料熬煮而成, 香味浓郁。卤水的用料和做法不同, 米粉的风味也不同。冒热米粉:把烫热的米粉滤干,再配以锅烧猪牛肉片,卤牛膀、牛肝等,加卤水、花生油、酥黄豆或辣椒、蒜蓉,搅拌入味。这种米粉吃起来拂拂作响,声色味俱全。原汤米粉:把切好调味的猪牛杂,放入小铁锅中煮熟,倒进盛有米粉的碗中,加上葱花、味精、胡椒、麻油。这种米粉味道十分鲜美。醋水米粉:这是一种无肉的素粉,只加酸醋、酸刀豆、酸辣椒拌吃,经济爽口,妇女特别爱吃,夏天最受欢迎。桂林米粉有许多种,最有名的是马肉米粉。它用特制的红烧马肉作配料,马肉鲜嫩味香,壮阳补肾。过去吃马肉米粉多用特制小碟来盛,米粉仅供一箸,上面有几片薄薄的马肉,再加以几粒油炸花生,拌以桂林辣酱,风味特佳。一人一口一碟,可吃二、三十碟粉。现在已改用大碗,滋味不变。马肉米粉以城中老店会仙楼的最为驰名,据说它开设于清代道光年间,原来设备不足,店面不大,但生意非常兴隆,店主限定每日的出售量,以致后来的食客,只好等明天清早了。现在则不同了,顾客日夜盈门。此外,桂林的街头巷尾都有米粉、米粉摊,游人逛了秀丽山水,再吃一碗桂林米粉,饱享眼嘴之福,实在是一大乐事。桂林米粉老店以又益轩粉店、石记米粉、味香馆最为有名。 ??狗肉 又称地羊, 是桂林传统名吃, 盛行不衰。狗肉以黄狗为上, 白狗次之, 黑狗为下。其吃法也多种多样, 既可以炖烂吃, 亦可以红烧, 夏天凉拌, 冬季火锅。还有腊狗肉, 春夏上市, 其于柔韧中又带甘美, 为下酒佳肴。狗肉有温补、滋阴作用。其烹制以桂北的灵川县尤为有名。(来源:桂林旅游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