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正在想自己的第一千贴发点什么呢,居然有那么好的一个机会跳出来了…… “偶是06届的,高三。所以我知道的华二大概远比吧中的较多学弟妹们来的深刻吧。” 那我们这些05届或者以上的知道的华二应该也比06届的作者多吧! 关于清华北大 首先说明一下,大家对于高考和中考的机制应该都很清楚,高考是3+1,而中考则是相当的综合,换言之,考入华二的学生,很大一部分在初中时全能而非超能,而3+1的考试方式无疑是给文科或理科超能的人一个展示的机会。一个人在中考试可能会因为某门的拖累而进不了好学校,但是高考时绝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而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不少普通学校的方针就是,紧抓这部分学生,使他的升学率有了可以炫耀的资本,或许在你进去的时候,你的班主任已经和你说,这三年,你的目标,是清华,或者北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清华北大的升学率能说明些什么?而且就说理科班的保送生,他们的竞赛成绩哪个又不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关于复旦交大 作者提到的虚拟问题,我只能这么说,除去校长加分,哪个虚拟不是自己考出来的?哪个加分不是自己辛辛苦苦得到的?加分考难道是随随便便的?难道这不是一种实力的证明?难道只有裸考进复旦交大才是一种实力?我身边不止一个放弃了交大的5分硬考入复旦的,请问有多少个学生有这样的魄力和实力? 关于南大浙大 我想在这个论坛,没有多少人能在这个问题上比我更有发言权了。 首先,这些学校的招生人数本来在上海就有限,每个院系在上海的招收人数都在两个左右,总合也不过五十个上下。那么华二有多少个同学考入这样的学校才是高比例?就我而言,05届的同学应该知道我在南大,南大每年都有二附中的学生,而我们的上届是没有交大附中的,我们这届是没有上中的……难道总共才五十个人还要有七八个是二附中的才是二附中的实力? 其次,上海不是没有好学校,考那些学校的人有不少都有投机心理(我就是经典案例……)投机的人越多才越有问题吧! 最后,反过来说,作者知道二附中保送清华北大的人数,那你又知不知道别的市重点保送到人大这些学校的人数呢? 关于老师 二附中的老师难道不优秀?我那届的语文老师,亮出来在哪个学校不是谁于争锋?博学如老魏,热情如骆巍,魄力如动动,儒雅如陈强,哪个不是一等一的好老师?二附中的物理全市A级难道是吹出来的么?哪个老师不是兢兢业业?数学英语化学政治虽然优势不如这两门那么明显,但绝对不是作者所说的“冷漠高傲”。 关于课题和社团 我只能说,如果你到了大学,你就知道这是多么宝贵的一笔财富。 最不能让我容忍的是这两段:“我所见的华二,学生多很聪明懂事,但同时也难免早熟,心理又多挂成绩,因此欢乐比一般的学校少的多,但这或是多数重点学校的通病,无可责怪之处。” 居然说二附中不欢乐?你认为普通的高中在你所谓如此高的升学率下能欢乐的起来么?他们的作业有多少,压力又有多少?二附中已经很松了,请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 “华二学生的能力嘛,我认为更多的是在与高素质的同窗朝夕相处下的碰撞中提高的。”二附中的学生在大学里叱咤风云你就说是别人影响的,你认为华二的学生会吸星大法么?把别人的高素质吸走了?请问你所谓的高素质的同窗的高素质是从何而来?他们又是和谁碰撞的? 究竟一叶障目的人是谁? 最后引用我同学的一句话:“二附中就是这样一个地方,不停的打击你,然后把你扔到人堆里,发现你还是块金子。” 顺便纪念一下自己的一千帖。Ho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