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产品极大丰富,人们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劳动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这里的问题是人们真正明白它们的含义,相信这些说法吗? 一个老苏维埃谈到原苏联的共产主义为什么会失败时说:“老百姓大多关心眼前的利益,认为共产主义离我们太远,对于共产主义没有思想上的准备。而政府对理论缺乏说服研究,所以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由于社会主义的最根本的目标——“共产主义离我们太远”,难免目标模糊,加之研究不够,会产生一些无谓的争论,多余的担心。不仅导致社会主义建设走弯路,甚至认为共产主义目标不存在,干脆放弃。 个人愚见,机器或某种更高级的技术手段完全代替人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是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标志;共产主义社会劳动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是基于所有制和生产力的原因。劳动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或精神需要,但这种需要并不是唯一需要。物质资料生产始终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们精神追求的前提。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机器或更高级的技术手段代替人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从而把人从生产自身的劳动中释放出来。人们用这个时间来休息、学习、劳动、娱乐、参加社会活动等;由于劳动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加上人的解放,人们劳动的积极性、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可以从事各种适合自身条件和意愿、兴趣的劳动,从而达到“各尽所能”。在劳动过程中,新思想、新发明不断涌现,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并日益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将已经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推向更高水平。可见,共产主义不是模糊的、虚幻的、抽象不可实现的,而是真实可追求可完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