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附之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让以附之名的时光机器带您回到曾经,属于现在的曾经】~~~~~~~~~~~~~~~~~~~~~~~~~~~
楼主: 泠儿

[转帖]生活中值得深思的十个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3-29 22:43:11 | 显示全部楼层

10.农民与科学家 一位农民与一位科学家在各自的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成就,并且他们为这些成就所贡献的努力是相当的。(科学家的成果很自然对社会贡献要大些)。现在你代表国家给他们一定的奖励,你会给哪个多些? 题注:现实中的结果往往是科学家得到了更多的赞誉。有谁会怀疑这里面的“公平”?

首先,他们都要很多奖励.

其次,理所当然是科学家多一些,但不太多.我们国家农业人口实在太多,应该让人们明白农业虽是根本,但不要全从农.

发表于 2005-3-29 22:4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农民作为第一产业生产者和最大的完全竞争市场的参与一方,在经济中有特殊作用,理应得到重视。
发表于 2005-3-29 22:5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外一题:有一对A国的双胞胎,由于一次意外弟弟流落到B国。哥哥与弟弟在体育方面都很优秀,都成为国内数一数二的击剑选手。结果,就有这样一次机会,兄弟俩分别代表两国,同一时刻走到台上进行比赛。作为A国一员的你,希望谁获胜? 题注:答案似乎显而易见。然而这选择背后的理性支撑是什么? 结合两题试着去思考: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与社会待遇起着多大的影响?我们该如果理性对待环境所引起的差异?

答案的确是显而易见,肯定是A国.归根结底,他们都是A国的,弟弟如果不知道自己是流落的和他与哥哥的关系,那他就相当于是AB两国之战,战则为自己的祖国加油;但若弟弟知道,他为什么不回国?

至于那个理性支撑,我觉得好象没什么,因为我看到这个直接想到了这些.

发表于 2005-3-29 22: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帖的观点我不怎么同意。

发表于 2005-3-29 22:5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倒[em16][em22]
发表于 2005-3-29 23: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1.“拾金不昧”的背后 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你拣到价值1元的物品,并且你知道失主是谁并很容易归还。问:你是否会交给失主? 如果答案为“是”请继续。接下来将题设中的1元换成10元,问题不变,再次回答。依次类推,顺次回答100元、1000元、10000元…… (甚至可以再为题设增加条件,即:分两种情况分别回答:一种你知道这笔钱对与失主几乎没有价值,另外一种则钱对于失主至关重要。) 题注:相信没有几个人能够坚持到底。“拾金不昧”一直属于道德范畴。然而通过回答这道题,我们是否该思考一下:在“道德”的外衣下,隐藏着的是怎样的人类行为动机?”

我看见过一个调查,来自某权威组织。将一定的财物丢弃,再各国实验,统计看见的人归还的比率。中国人的结果太难看,我们就不说了。最高的是北欧的丹麦人,但是当金额高于1000美元(假币),丹麦人的归还率也降到了20%以下。

我们不能否认有过一个雷锋,但是他的存在一定意义上违背了人性。人的良心永远是有限的,余下的部分只能靠制度来弥补。

发表于 2005-3-30 00: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泠儿在2005-3-25 20:29:52的发言: 9.山顶的泉水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与一个小和尚……但这次并不再是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了。老和尚与小和尚都喝着山里流下来的泉水。但唯一不同的是,老和尚打的是山顶新涌出的泉水,而小和尚打的是门前的泉水。有一天小和尚终于忍不住了,问:“师傅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去打山顶上的泉水呢?”老和尚说:“山顶的泉水要比山下的甜。”小和尚虽然点了点头,但心里却在想:为什么我一直以来都没喝出来呢? 你认为谁更有道理些? 题注:这是一则寓言,姑且不管谁对谁错。有时候快乐来源于禁忌,与获得它所经历的过程成正比。而我们现在的生活,是不是由于大多的“唾手即得”而失去它原先的一些乐趣呢?

不是都说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么。老和尚的意思应该就是经历了如此的过程之后所得的结果会更有意义。我们现在的生活确实因为没有波折而显得平淡,许许多多的人会抱怨生活无趣,很多人偶遇挫折就退缩了~~真的因为这个原因么,大家怎么看

发表于 2005-3-31 03: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啊~~我偶遇挫折啦~~~~~连药王都没考过,看来将来只好去卖萝卜根了~

发表于 2005-4-1 19: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1,2,4,5,6,9,10和外一题都有人答了……
发表于 2005-4-2 18: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象第3题还没回答,但实在挺难的
发表于 2005-4-2 18: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个,在我潜意识里似乎始终是正确的,但又觉得总有什么漏洞,自己却看不见~

[em03]
发表于 2005-4-2 18: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你说出看侃侃
发表于 2005-4-2 18:4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呀,说出来大家补充
 楼主| 发表于 2005-4-2 22:47:2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泠儿在2005-3-25 20:29:52的发言: 8.面包与批萨 A和B生活在一个每个人只有三天生命的世界里,工作一天可以赚够3天吃的面包。然而如果多工作一天的后可以用一个面包换一个批萨。当然,不会有人愿意工作三天的。A选择了工作一天,而B选择工作两天。当第2天B还在埋头工作的时候,A悠闲地吃着赚来的面包。然而到了第三天当A看到吃着美味批萨的B不禁有些嫉妒,吃起面包来感觉也没有昨日的香。而B看着吃着面包的A批萨上仿佛洒满了“骄傲”的调味料。如果你活在A、B的世界里,你会选择那种方式? 题注:选择哪种方式并不重要,都有失有得。 然而问题是:假设A没有看到B吃着批萨,面包对于A来讲仍象第二天一样美味。而B,不但尝到了美味的批萨,更多的是得到额外的一份“得意”。

我也来说一题

“一个每个人只有三天生命的世界”可以理解为我们现在的世界——

好象有句话说,我们的快乐和不快乐都不是自身孤立的,而是相对别人而存在的——

现在城市生活的步伐越来越快,不过好象很多欧洲人在抵制这种“快餐文化”---有一句话说,生命的火车每一站都有各自的风景,若我们总是马不停蹄地到最前方的传说中最美的地方,就会错过沿途很多美丽的风景——

我就想到一件事,就是我们一起去喂鱼,看见那么多的鱼儿为了那么点饼干趋之若骛地拼命争夺;有时用些花招或引诱耍耍它们,它们就上钩---Ann说,我们控制着它们的世界,然而层层嵌套,又有一种姑且称他们为生物的东西在控制着我们......我们为那些“饼干”争得你死我活,却不知那些投下饼干的看客此刻怀着怎样一种好笑而鄙夷的心情在取笑我们......无言——

唉,不知怎么,好象思路太散......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深思——

发表于 2005-4-2 22:51:4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题……真心求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EFZM ( 沪ICP备17029626号-4 )  

GMT+8, 2025-9-19 01:54 , Processed in 0.032226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