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附之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让以附之名的时光机器带您回到曾经,属于现在的曾经】~~~~~~~~~~~~~~~~~~~~~~~~~~~
楼主: Dying_Swan

红色主题帖 严肃话题 严禁灌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3-2 18: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斑竹,删!!
 楼主| 发表于 2005-3-2 18: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要坚持党员个体的先进性与党的整体的先进性的统一。党员个体的先进性,根本上取决于党的整体的先进性。

□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其中最重要的,当推制度和机制。

□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要靠每一个党员的自省与修养,充分发挥党员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要坚持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不断提高党员群体的素质和水平。

“共产党员”,无论在革命、建设还是改革时期,都是一个光荣的称号。它是先锋战士的标志,是高尚人格的体现,是引领无数人们奋发前行的旗帜。因此,它在人们的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地位。

这种地位,来源于共产党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先进性,来源于共产党员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先进性。靠这种先进性,我们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赞赏和拥护,取得了执政兴国的辉煌成就;靠这种先进性,我们正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努力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变为现实。

先进性,是共产党员的称号所固有的,但却并非是一劳永逸的。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我们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精心地呵护这种先进性,保持这种先进性。

因此,如何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也就成为我们在进入2005年之际首先要考虑和研究解决的一个大课题。

整体与实践:先进性的前提

先进性,有党的先进性和党员的先进性之分。党员个体的先进性与党的整体的先进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党员个体的先进性,根本上取决于党的整体的先进性。反之,党的整体的先进性,又要以党员个体的先进性作为基础。

一个党,只有整体上是先进的,才能保证党员个体的先进性,或者说,党员个体的先进性才有实际的价值。党的整体的先进性,集中表现在党的性质和特点、党所承担和完成的历史使命、党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一个党,只有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顺应时代进步的潮流,以自己的所作所为,解决民族、国家乃至世界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推动社会和国家的进步,才能真正称得上一个先进的政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这样一条真理:党的先进性的本质,就在于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在整体上坚持了这种先进性,党员个体的所作所为,才能与历史发展的方向相一致,也才能在民族和国家的大局中发挥先锋和模范的作用。

另一方面,党的先进性又要以党员个体的先进性为基础,通过党员个体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党员是构成党的组织的细胞。党作为整体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是依据广大党员的思想共识来制定的。如果广大党员普遍具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对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和推动历史进程的强烈使命感,那么,党的整体就能形成比较正确的共识,比较容易制定出科学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和政策。在广大党员的共同努力下,党就能坚持正确的方向,在建设国家和民族的过程中发挥先进的作用。

在党保持整体先进的基础上,党的所有主张,还都需要通过广大党员的实际行动来付诸实践。党的正确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和政策,要通过每一个党员的实践活动来贯彻;党对于各项事业的领导作用,要通过每一个党员的模范作用来体现;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以广大党员为桥梁来连接、以每一个党员的形象来促进;党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及其能力,也要由每一个党员的具体工作能力表现出来。

所以,党的先进性,既要由党的整体来体现,也要由党员个体的表现来体现。坚持党的先进性,不仅需要我们党,也需要我们每一个党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动中,发挥应有的先进、模范作用。

制度与机制:先进性的保证

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其中最重要的,当推制度和机制。

制度是规范,是依据,是禁则,是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制度告诉和规定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所有的倡导、反对、褒奖、惩罚,都规定得清清楚楚,人们就有了行为的规范和依据。坚持它,能得到肯定;违犯它,就要受到惩处。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机制———一种择优汰劣的机制、一种惩恶扬善的机制。按照这样的制度和机制办事,就像河水顺着堤岸流动,火车沿着轨道运行。共产党员的思想、行动,就能朝着先进的方向展开和发展,逐步养成先进的思想品格和价值观念,甚至使这种先进性成为党员思维和行动的习惯。这样,不仅每一个党员的先进性有了保证,党的整体的先进性也有了保证。

从以往曲折坎坷的经历中,我们党充分认识到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邓小平说:“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所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一定要首先在制度和体制上下功夫。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也一定要在制度和机制上下功夫,不断推进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进程。

具体来说,有两种制度、机制特别重要。

一是择优汰劣的选拔制度和机制。共产党员作为先锋队的一员,应该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分子。这种先进性,在入口处就要严格把好关,坚持共产党员的标准,保证新入党党员的质量,防止落后分子、不健康分子的进入。在共产党员中选拔任用干部,更要进一步把好关,坚持民主考评、公平竞争、择优汰劣,保证党员干部队伍的高素质、高质量,坚决杜绝种种品行不端者、以权谋私者、昏庸无能者混入干部队伍。要不断改进党员和干部的考查选拔机制,切实把真正优秀、“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人才选拔出来。入党、提拔,不是简单的选一个人、评价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政治导向问题,即引导大家向哪一个方向努力的问题。选一个好人,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当好人;选一个坏人,就会冒出越来越多的坏人。所以,改进和完善入党、选拔的制度和机制,是保证共产党员质量和先进性的第一个关口。

二是赏罚分明的激励制度和机制。赏罚分明,历来是治国、治军、治政必须坚持的起码规则。工作努力、品行端正、贡献突出的人,应该得到肯定和褒奖;工作马虎、品行不轨、一事无成的人,应该受到批评和惩处。建立和完善这样的激励制度和机制,就能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奋发努力,在本职岗位上作出更大的贡献。反之,如果赏罚不明,甚至该赏的没赏,该罚的不罚,人们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挫伤,大家就会向落后者看齐,互相攀比谁能投机取巧,谁能阿谀逢迎。结果,正气不能上升,邪气却日益蔓延,一个单位和地方的风气就会越来越坏。对党员和干部个人,我们当然要讲奉献,不能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不能要求自己做每一件事都要得到回报。但作为整体的制度和机制,不能不讲公正,不能不讲赏罚。坚持公正、赏罚,一棵棵先进的小苗就会不断茁壮地生长起来,汇集成繁茂的林木。但如果没有公正和赏罚,就没有了先进性生长的环境和条件,即使有一些先进的小苗,最后也很可能会枯萎衰亡。

自省与修养:先进性的内因

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一定要靠每一个党员自身的努力,充分发挥党员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常说,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这个道理在这里是同样适用的。

“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养熏陶。”自省、修养,无论古今中外,都是一种磨砺、陶冶人性的基本方式。中国古代的许多政治家、思想家都非常强调人的修养。孔子还把修养与政治联系起来,不仅强调“修己以敬”,认为只有修养好自己的品德,才能严肃认真地对待一切事情,而且强调“修己以安百姓”,认为只有修养成高尚的品德,才能使百姓得到安定。《大学》、《中庸》更是把“正心”、“诚意”、“修身”提到了“治国”、“平天下”的高度,强调“自天子以致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我们共产党人坚持无产阶级的政治立场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但并不否认修养的积极作用。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都曾强调过加强政治修养、科学修养、艺术修养和思想意识修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共产党员加强自身的修养,根本上就是要加强党性锻炼,始终保持自己的先进性。要自觉学习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胸怀全局,心系群众,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前进,不断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要深化对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理解,提高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认识,对照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条件,明确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要按照党员标准、“两个务必”和“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全面总结自己思想、工作和作风方面的情况,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进行分析剖析,肯定成绩、寻找问题,不断地加以改进。要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改进思想和工作作风,善于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在人民群众中起到凝聚、引导作用。

教育与管理:先进性的条件

一个党员就是一个个体,组合起来又是一个群体。作为个体,其先进性既要靠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外部的环境和条件。作为群体,就更需要外部整体的管理和教育了。所以,坚持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不断提高党员群体的素质和水平,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非常重要的条件。对党员自身,要多讲自省、修养;但对党的组织整体来说,则要多讲教育、管理。

当前从总体上来看,党员队伍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与保持先进性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所以,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和课题。

教育、管理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结合党员队伍的实际,必须继续加强对于党员的学习培训、日常管理、指导帮助,包括加强对于党员的政治监督和纪律检查,保证党员按照先进性的要求发挥作用,防止党员队伍中各种腐败现象的发生。坚持经常性教育与适当的集中教育相结合,是我们党解决自身存在问题、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

党的十六大提出: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要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并对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作出了全面部署。这是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举措。我们一定要按照党中央的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把这项活动作为关系全局和长远的一件大事,切实抓紧抓好。通过学习教育,解决党员队伍中的一些突出问题,使我们广大党员在新世纪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愿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共同努力,让“共产党员”的时代先进性旗帜永远在大地扎根,在蓝天飘扬,在人民心中闪光!

发表于 2005-3-2 18: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保持党员先进

性教育!!!

发表于 2005-3-2 18: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05-3-2 18: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删,不用留情!!
发表于 2005-3-2 18: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保持党员先进

性教育!!!

发表于 2005-3-2 18: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他太水了!!
 楼主| 发表于 2005-3-2 18: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时期的新发展,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建设必须围绕着坚持先进性建设这个根本建设不断推进

●党的先进性最终要靠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只有广大党员具备先进性,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者,整个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才会有坚实基础,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会有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才会顺利实现

●强调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就是要求党员以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与党同心同德,为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努力奋斗,使党更好地肩负起历史赋予的执政使命

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党要坚持先进性,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与时俱进的先进理论,在当前就是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时期的新发展,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建设必须围绕着坚持先进性建设这个根本建设不断推进。党的活力和战斗力来自党员的作用,党员是党的生命力的载体,是党的事业的担当者,党的先进性最终要靠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党的先进性与党员的先进性是辩证的统一。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只有广大党员具备先进性,成为先进生产力的推动者,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者,整个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才会有坚实基础,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会有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才会顺利实现。

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党的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党的先进性始终是贯穿党的建设的一条红线。在战争年代,我们党用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理论——毛泽东思想推进党的建设,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当时党员的先进性表现为: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第一线,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直至革命斗争的最后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把马列主义同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科学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党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期间党员的先进性表现为:始终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最前沿,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昂奋的斗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率先示范,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新世纪新阶段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这是党在新时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实践,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先进性的生动体现。

毋庸置疑,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执政环境和所承担的任务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和加入WTO后更加全面的开放,世界经济的融入,市场经济价值理念的深化,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对党的先进性的认识,党员先进性的表现方式及其评判标准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党员队伍结构,价值趋向,以及先进的表现方式等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党的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要把握社会前进的脉搏,经受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能力,必须坚持党的先进性,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提高执政能力,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总结前苏联、东欧国家的共产党,他们之所以丧失执政地位的经验教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面对执政环境的变化,没有正确地把握自身建设的方向,没有坚持与时俱进,没有把党的先进性具体地历史地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在指导思想上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直至最终丧失了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依据。前车之鉴,当引以为戒。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我们党。胡锦涛同志指出:“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新阶段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全党集中时间和精力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是我们党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高瞻远瞩,对中国社会发展,对党的前途命运作出的严肃思考和战略决策,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所在。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只有把党员的先进性问题抓好了,才能有效地解决党内存在的其他问题。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就是要认真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广大党员始终胸怀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把党的先进性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党的根本性质、宗旨有机联系起来,使每一名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牢记并实践党的根本宗旨,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全面掌握、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本领,始终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新时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者,这是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体现,是共产党员必须履行的天职。强调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就是要求党员以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与党同心同德,为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努力奋斗,使党更好地肩负起历史赋予的执政使命。

发表于 2005-3-2 18: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保持党员先进

性教育!!!

 楼主| 发表于 2005-3-2 18: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党的先进性和共产党员先进性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共产党员是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党的先进性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前提条件,共产党员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坚实基础。党的先进性和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互为前提和条件。保持共产党员的 先进性对于党保持先进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正确认识党的先进性与党员先进性的科学内涵

要弄清党的先进性与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内在关联,首先要正确认识党的先进性与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科学内涵。

党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纲领、党员标准、党的组织制度、党的纪律等方面,体现在党的各项主张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正是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路线、纲领和方针政策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体现时代发展的要求,才在各个历史时期成为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而苏联、东欧国家的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根本原因在于丢掉了马克思主义,其纲领和路线不能反映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丧失民心。这表明,党的先进性,归根结底看它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实际作为,看党的纲领和路线代表什么样的方向,反映什么人的利益。党的先进性涉及到党的指导思想及其理论基础、党的组织、党的制度和共产党员。只有这些方面都解决好了,党的先进性才能长期保持。

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每一个党员按照党的先进性要求,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素质、能力和实际行动上。由于不同历史阶段党的纲领和路线随着时代发展和任务变化而调整,因此,党员的先进性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革命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性集中体现在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斗争上。改革开放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性集中体现在努力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身体力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路线和纲领,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上。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要体现时代的要求,做到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现阶段的各项政策,勇于开拓,积极进取,不怕困难,不怕挫折;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作贡献;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努力创造一流的成绩;在危急的时刻挺身而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坚决同危害人民、危害社会、危害国家的行为作斗争。”这是从思想和行为两个方面对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内涵作出的科学概括。

通过对共产党先进性和共产党员先进性内涵的分析,可以认为,第一,党的先进性不完全等同于党员的先进性。构成党的先进性的要素要比构成党员先进性的要素复杂。党的理论、路线、纲领,党的组织结构,党的制度和党员都是构成党的先进性的要素。而党员的先进性则主要由党员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构成。第二,党的先进性必然要求党员具有先进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两者是统一的。但是,两者又不是自然而然地统一。只有当党员的思想和行为符合党的先进性要求,两者才是统一的。第三,党的先进性必须通过党员的先进性才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人民群众看一个党是否先进,不只是看理论、纲领和路线,更重要的是看共产党员的行动,看这些行动给他们带来什么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党员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载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是实现党的先进性的必由路径。党员先进性离不开党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也离不开党员先进性。正因为党的先进性不完全等同于党员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与党员的先进性唇齿相依,因此,我们不仅要从党的指导思想及其理论基础、党的组织、党的制度上保证党的先进性,而且要从共产党员先进性上保持党的先进性。

党员先进性对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作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世界社会主义发生严重曲折、国内外风云变幻的局面中,砥柱中流,岿然不动,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始终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当党有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了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当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确立之后,共产党员先进性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就是决定的因素。

第一,党的正确的理论、路线、纲领,只有靠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贯彻落实,才能体现出先进作用。党制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要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光有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还不行,还需要广大共产党员通过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把正确的理论、路线、纲领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落实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离开了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无论怎样正确,也不可能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当然,也就不可能体现党的先进性。

第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只有靠广大党员的行动来体现,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识。人民群众通常是根据他们身边的党组织和党员的言行来了解和评价我们党的。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带头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吃苦在先,享受在后,做到为民、务实、清廉,群众就会真心实意地拥护我们党。如果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不能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不能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那么,群众怎么会相信我们党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呢?只有依靠党员的觉悟,依靠党员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和奉献精神,依靠党员在一切工作和社会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才能实实在在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所体会。

第三,党员先进性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和基础。我们党是一个拥有六千八百万党员的长期执政的党。但是,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要长期执掌好政权,关键在于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保持先进性。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真正掌握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先进性,那么,广大人民群众就会拥护和信赖我们党,党的执政地位就会不断巩固。反之,如果党员不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党员领导干部不是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国家和人民谋利益,而是为个人或小集团谋私利,那么,人民群众就不会拥护我们党,这也就会影响甚至动摇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的:“全党同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永远与人民群众心连心,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就坚如磐石。”

第四,党员先进性关系到党的执政任务和执政使命的完成。党的各项任务只有靠广大党员带领群众去奋斗,才能实现。党领导的事业要取得胜利,不但必须有正确的理论、路线和纲领,还必须有能够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路线和纲领的党员,特别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来领导人民群众奋斗。如果没有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传到群众中去,组织、带领群众落实正确的路线和政策,如果党员、党员领导干部不能在群众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就会失去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的任务就会落空。因此,党要领导人民群众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依靠党员先进性作用的发挥。

总之,党的先进性需要共产党员通过自己的先进思想和先进行为来保持。在党的路线、纲领正确的前提下,共产党员先进性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具有决定性作用。

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举措

既然新时期党员的先进性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所以,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保持我们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举措。

首先,党员队伍的现状决定了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必要性。进入新时期,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广大党员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并在新的实践中形成了新的精神风貌,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但也要看到,由于社会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党员队伍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有的党员理想信念不坚定;有的淡忘党的宗旨,考虑个人利益多,履行党员义务少;有的组织纪律观念淡薄;如此等等。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削弱了党的先进性,影响了党的形象,如果不加以解决,任其发展,就可能使党的先进性丧失,动摇党的执政地位。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正是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的。

第二,经受执政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要求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党处在执政地位不仅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了为人民谋利益的条件,同时也增加了脱离群众的危险。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有利于党员、干部开阔眼界、增长才干,同时也增加了受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侵蚀的危险。如何趋利避害?根本途径就是真正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体共产党员的头脑,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的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只有这样,才能经受住历史性考验,保持先进性。这就必须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第三,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形势与任务的变化,环境与条件的转换,要求党根据实践的需要全面提升自己党员的素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促进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是新时期党员队伍建设的根本要求。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广大党员和基层组织与时俱进推进工作方式、工作内容的改革创新,提高工作水平和质量,提高素质和能力;要求党的基层组织、广大党员与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把广大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就必须用创新精神来探索保持党员先进性的新途径,建立一套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制度和机制。

总之,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当前党的建设刻不容缓的任务,必须按照党中央的部署,进行深入细致的工作,把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解决好党员在思想、作风以及工作能力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广大党员保持先进性。

发表于 2005-3-2 18: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保持党员先进

性教育!!!

发表于 2005-3-2 18: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05-3-2 18: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保持党员先进

性教育!!!

 楼主| 发表于 2005-3-2 18: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既是忧国、忧民和忧党的大局意识的集中体现,又是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的根本出路

□如果党处在执政地位而不加强自身建设,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不能始终成为“三个代表”,就有可能会丧失执政资格

□坚持党的先进性之所以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问题,是因为它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刻地总结了我们党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深化了对党的先进性的认识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开展的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深入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其核心是要深刻领会和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蕴涵的先进性,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要求,不断增强党的执政意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实现党的执政使命。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始终坚持党的先进性的紧迫要求

近年来,党的建设得到了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良好传统和优势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但是,21世纪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党在肩负艰巨历史使命的同时又面临着种种严峻考验,党内尚有许多与形势和任务不相适应的地方。特别是在党风建设方面,仍有不少令人忧虑的现象和问题亟待解决,这包括,思想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等不过硬,党内还存在着腐败现象,这些都对党的执政危害极大。因此,我们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切实解决这些问题,使我们党永葆先进性,始终成为“三个代表”。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建设中要特别注重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一是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二是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既是忧国、忧民和忧党的大局意识的集中体现,又是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的根本出路。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和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已经充分证明,在中国,没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就不会有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和发展,就不会有社会的全面进步,就不会有新中国的繁荣和富强。但是,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如果党处在执政地位而不加强自身建设,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不能始终成为“三个代表”,就可能会丧失执政资格。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中国共产党通过加强自身建设,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紧迫要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要进一步强化一个理念,即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坚持党的先进性之所以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问题,是因为它是关系到我们党能否巩固执政地位,能否完成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执政使命的根本问题。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

坚持党的先进性之所以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问题,是因为它体现了鲜明的党性。共产党的党性,集中表现为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阶级属性和固有本质,体现为党在大力推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向前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体现为真正代表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我们党的党性也即先进性的集中表现。

坚持党的先进性之所以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问题,是因为它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刻地总结了我们党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对党的先进性作了新的解读和规范,深化了对党的先进性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的先进性与阶级性、群众性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党的先进性的思想作了新的提炼和概括。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揭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抓好党的自身建设与办好我国事情之间的辩证关系,从根本上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纲领、理论、路线、方针、奋斗目标与根本任务等多方面内容的高度统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体现的党的先进性,具有如下几个特点:首先,“先进性”是综合性概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先进性”、“前进性”和满足广大人民利益的“根本性”的有机统一。

其次,“先进性”是相对性概念。“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都是相对性概念,一方面,它们是相对于过去历史上的生产力和文化发展水平而言的;另一方面,它们又是在当代中国和世界范围内的多层次生产力和多样化文化的相互比较中体现出的更高层次的发展程度。

第三,“先进性”是动态性概念。“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在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不会只停留在某一点上,而是始终永无止境地向前发展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表明我们党站在和平与发展新时代的前列,追随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潮流,顺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执政党的先进性要体现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实践中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贵在注重实效。真正学习和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蕴涵的先进性,归根到底要落实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伟大实践之中。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党的先进性,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因此,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必须具体地、实在地维护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必须充分调动全社会各民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必须团结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各个阶层,鼓励他们的创造精神,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表彰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工人阶级政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最终要体现为忠实地反映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性”。

党的阶级性与先进性、人民性在根本上是高度一致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党才得以成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以及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蕴涵的先进性与阶级性、人民性包含了三层基本内容:

第一,是如何使党能够成为“代表”,取决于党的阶级性、先进性的实现程度。共产党若能保持党的阶级性、体现先进性,就必然能获得执政地位和代表的资格,否则,就会丧失代表资格,丢失政权。

第二,是如何使党更好地成为“代表”,取决于党能否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努力提高自身的执政水平和领导能力。同时,还取决于党能否带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面对21世纪,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

第三,是如何使党始终成为“代表”,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党的先进性。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人民的根本利益,都不是凝固不变的,三者必定会随着时代、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并提出新的要求。我们党必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始终成为“三个代表”。

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人民的根本利益涵盖了更广泛的内容,即在经济生活中不断走向富裕,在文化生活中得到更多的享受,在政治生活中享有高度的民主。党在执政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人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

对于我们党而言,始终成为“三个代表”是一个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和提升领导能力的动态过程,是党永葆先进性、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大战略课题。

发表于 2005-3-2 18: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EFZM ( 沪ICP备17029626号-4 )  

GMT+8, 2025-9-19 19:30 , Processed in 0.034605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