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zhengzheha在2005-8-27 13:25:09的发言:
说说看啊
连续五张唱片保持高销量,电影处女作首周票房就可过5000万,周杰伦被视为娱乐圈里的一大奇迹。
周杰伦的每一张唱片都能招来褒贬不一的评价,但是每张唱片都是在争议中获得成功的。而现在,周杰伦的价值已经升到4亿台币,而且这个升值只用了短短3年时间。
方文山曰:随着杰伦在音乐上的创作才华惊动整个华语流行音乐界,同时震撼与颠覆了新世代的听觉习惯,经常有一些采访我的媒体记者或熟识的朋友,私底下都会好奇地问我关于当今R&B小天王周杰伦生活中是个什么样的人,以及我个人对杰伦的看法。根据我这些年与杰伦在生活上的实际相处,以及连续五张专辑的词曲密切合作,杰伦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我想一言以蔽之,简单地说那就是杰伦是个“天才型的作曲家”。他那股充沛、取之不尽的创意源泉,如同游戏般的任性与自由挥洒的音乐创作,是我所钦羡和望尘莫及的。杰伦在音乐上有与生俱来源源不断的创作才华,是我眼中的“音乐神童”莫扎特。
人们会说:“周杰伦创造了自刘文正以来华语流行歌曲新的演唱方式,只是在当时我们根本听不清楚他在唱什么。的确,很多人听不清楚这个台湾年轻人在唱什么,但是这并没有妨碍他的唱片在台湾、香港、内地和其他亚洲华人地区热卖。
即使长着三头六臂,他的成绩也是不可思议的。在那些资深的娱评家们早就断定“这个时代没有神”以后,这个相貌平平、少言寡语的年轻人不声不响地冲出来,向所有人宣告:“我来了!”这是一个奇迹,五年来乐坛发生的任何大事都无法与之相媲美。
为什么在人们听觉上出现如此大的障碍后,周杰伦仍然这样走红呢?也许这就需要我们讨论周杰伦的音乐与这个时代的关系。以往,我们解读罗大佑、李宗盛、黄舒骏、崔健的音乐时,总是通过他们的歌词中蕴含的各种意义来解释这个时代,从中寻找一种与这个时代相符合的人文的、生命的、理想的价值,当这些价值被发现之后,立刻就变成这个时代的标志,于是就形成这样一个习惯:当想到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就会想到罗大佑、崔健,就会想到《恋曲80》或者《一无所有》。10年后,现在的年轻人会想到周杰伦,会想到他的《爱在西元前》或者《双节棍》。
罗大佑也好,崔健也好,你很容易从他们的歌词中找出这样的词汇来概括:批判、关怀、忧患、躁动、反叛……这些词汇甚至构成了他们思想的骨架。那么周杰伦呢?他和方文山把这一切都模糊了,你看到的只是断面、碎片、分镜头……
现在,你说不出周杰伦的音乐是什么,但是它能保证最时髦的音乐里面都有。这是一个处处都需要信息量的时代,音乐也是如此,人们可以轻易听到各种音乐,做音乐的人也希望把他听到的音乐“复制”到他创造的音乐中。在数字化时代标准、规则越来越清晰的时候,人们的审美和判断却越来越模糊,只要热闹和时髦,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
从没有任何国语歌手,享有像他一样的音乐和影像自主权。对于自己的音乐,周杰伦一向知道要什么,而且努力做到。为了写畅销的《双节棍》一曲,他自学武功、武器,然后在屏幕上真实演出。他的成就不凡,在亚洲歌坛呼风唤雨,让你不得不开始想象,周杰伦某天也可能荣登世界排行榜。
周杰伦的超diao格言是“无音乐,毋宁死”,是他高中时,从“不自由,毋宁死” 一语引发而来的,那时老师要求大家自创一句经典名言,为了面子,为了比别人更犀利,他把自己说得好伟大。伟大的人物当然要有伟大的志向,杰伦从小就这样认为,他还说:“我从小就是个天才,因为我小时候读的就是天才幼稚园。”
对于音乐,周杰伦有自己的个性。有人对他的第三张专辑《八度空间》有意见,说曲风转变不大,周郎才尽之类。面对批评的声音,他亲自站出来表明自己的音乐是最好的:“从第一张的《娘子》、第二张的《双节棍》、第三张的《龙拳》,其实我很想一直延续中国功夫的感觉,希望哪一天是美国人或是其他的外国人一听到这种音乐就明显地知道是中国音乐,我不想把自己的音乐弄得四不像。其实延续这样的风格是一个特色。”
他还说:“有些不知道的人会觉得我的音乐没有变化,会觉得我一直在做同样的事情。在之前第三张专辑的时候,我就告诉大家我要延续之前的自己的风格,做一个不一样的东西。在这里我可以一一列举出来。我不会迎合大家,大家戳一个洞,我就去补一个洞,我不需要太多的解释。其实好的东西不需要突破,不需要变得另类。如果出一张专辑变得很另类的,那就是突破的话,那不会有人买。所以好音乐不需要突破。”
“哼哼哈咦”这样的歌词成了周杰伦音乐独一无二的商标,刚出道时有关他模仿陶喆等人的话题早已被人忘却,连庾澄庆这位台湾R&B的“鼻祖”要发张新专辑,也免不了要被“是不是抄袭了周杰伦”的问题困扰一番。
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这是多少歌手梦寐以求的机会,而因为咬字不清而没能上成,歌迷为他惋惜。但周杰伦说:“我觉得这就是我的味道,而歌迷喜欢的也是我的这种味道。我并不想因为任何东西而改变,包括春节联欢晚会在内。”
周杰伦怎么看自己的酷呢?“我觉得酷是不多话,沉稳,不要跟别人一样。我不太刻意在穿着上有什么不同,现在的人是这样,只要你跟别人不一样,他们就会去追随。”酷可以用来解释今天一切解释不清的事物,酷消解了前辈们思想中的沉重一面,所以你很难从周杰伦的音乐或方文山的歌词中寻找到沉重、深刻的内容,如果仔细听,会发现周杰伦的音乐很杂,方文山歌词的主题涉及得也很广泛,在很多地方,很像香港歌词作家林夕写晕了时候的状态。方文山的歌词有一个特点:前言不搭后语。这些看上去杂乱无章的内容,最终用酷统一到一起。
周杰伦在少年时曾梦想自己能成为一个罗大佑式的人物,当被问到他为什么希望做这样的人物时,他说:“现在谁的歌能流传超过三年?很少,但罗大佑可以。他是当时流行乐坛的头头,一个时代需要一个这样的人物。做歌手就是要成为历史,成为一个时代的代言人物,让大家在想到这个时代的时候就想起他。我的目标就是像罗大佑那样,成为一个时代的‘音乐教父’。”再问到他今天是否已经成为乐坛的“头头”时,周杰伦说:“我觉得还要过两年,我的音乐还没有达到巅峰状态。”
周杰伦的音乐确实涉猎很广泛,这也是他能很快超越陶喆或哈狗帮这样的时髦音乐脱颖而出的原因,陶喆的音乐是很典型的R&B,哈狗帮是典型的Hip-Hop,而周杰伦的音乐中不仅有这两种音乐,还有其他风格。他的每张专辑都不一样,风格也有所不同,他的音乐在跟着他一起成长。
周杰伦对自己的音乐非常自信:“我的音乐会慢慢加入很多东西,会比较摇滚,但是这不证明我喜欢摇滚。在一首歌里能融进很多元素,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我觉得我已经走在前面了,现在的音乐可以打90分。”
周杰伦一向不卖样,全凭音乐才华获得歌迷喜爱。(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