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冲突由来以久,这当中既牵涉到土地和经济利益问题又有历史、文化和宗教诸方面的因素。中东冲突表面上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及部分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地区冲突,但其对世界的影响却非常深远。中东冲突不仅是宗教、文化、文明的冲突也是世界各大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较量。过去中国在中东问题上一直是支持巴勒斯坦及阿拉伯一方,随著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国是不是应当调整中东政策呢?这一点值得中国全面而认真地思考。
一、中东冲突的历史根源和现实
(一)巴勒斯坦的归属问题
中东危机和巴以冲突的关键是巴勒斯坦的归属问题。以色列人认为巴勒斯坦特别是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国土而巴勒斯坦人认为巴勒斯坦是巴人的家园和土地。双方在领土问题上各自追溯历史再加上宗教的原因使巴以双方在土地归属问题上各执一词不可调和。
按照《圣经》上说,巴勒斯坦也就是古代的迦南地,是上帝赐给以色列人的祖先亚伯拉罕的。其实亚伯拉罕也是阿拉伯人或者说巴勒斯坦人的祖先,因为阿拉伯人的祖先伊实玛利是亚伯拉罕庶出的长子,是亚伯拉罕与埃及使女夏甲所生的。但是亚伯拉罕的妻子撒拉后来又生了儿子以撒,而夏甲与伊实玛利被亚伯拉罕赶走了,以色列人是以撒的后裔而阿拉伯人则是伊实玛利的后裔。巴勒斯坦是以撒居住的地方,故而以色列人先于巴勒斯坦人在巴勒斯坦居住。
以撒的后代建立了以色列和犹太两个国家,而以色列的大卫王统一犹太各族后建都耶路撒冷,以色列作为一个国家在历史上曾经非常繁荣强大,所罗门与其父大卫都是世界和以色列历史上有名的贤明君主。公元前586年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攻陷耶路撒冷,而后波斯、罗马等王朝都曾统治过以色列。直到公元7世纪伊斯兰的部队攻占耶路撒冷,伊斯兰教在巴勒斯坦才占主导地位。
在1917年以前巴勒斯坦的统治几易其手,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巴勒斯坦基本上是盟军管理,不久又由英国托管。以色列人在公元586年以后就流离失所在世界上到处流浪,只有很少的以色列人在巴勒斯坦居住。所以从历史来说,巴勒斯坦确实是以色列人的家园。
当然在以色列人被迫离开巴勒斯坦后阿拉伯人进入巴勒斯坦且定居下来成为现在的巴勒斯坦人,所以巴勒斯坦也是当地的阿拉伯人□□巴勒斯坦人的故乡。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著名的犹太科学家魏兹曼发明炸药等帮助英国且其与英国的政商界关系良好。英国为了感谢魏兹曼而于1917年发表《贝尔福宣言》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定居,于是从1917年以后特别是二次大战后有大批的犹太人从世界各地移居到巴勒斯坦。
1947年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方案,判定巴勒斯坦由巴勒斯坦人(阿拉伯人)和犹太人所共有。根据分治方案巴勒斯坦被分为“犹太国”,“阿拉伯国”和“耶路撒冷□伯利恒特区”。这样的分治方案应当说还是合理的,分治方案既为国际所承认也考虑到历史和现实的情况。在巴勒斯坦设立犹太国不应当被看作是犹太人侵占巴勒斯坦人的土地。原因有两点,一是巴勒斯坦在古代时确实是犹太人的家园,二来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虽然居住著阿拉伯人和部分犹太人,但从来没有一个阿拉伯人的巴勒斯坦国或者以巴勒斯坦为全部或大部分国土的阿拉伯国家;巴勒斯坦基本上是一个没有国家的可以自由移居的土地。
(二)历次中东战争及其责任和后果
可以说历次中东战争多是由阿拉伯国家挑起而又都是以阿拉伯人失败而告终的。在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独立宣言》建国,第二天凌晨(15日)以约旦国王为总司令的阿拉伯联军集约旦、埃及、叙利亚、黎巴嫩、和伊拉克五国的正规军向刚刚建国才一天的只有民兵的以色列进攻,挑起第一次中东战争。应当说破坏联合国决议,剥夺以色列人生存和建国权利的是阿拉伯人。
很有意思的是五个阿拉伯国家的联军竟然在以色列的民兵面前一败涂地,第一次中东战争以犹太人的彻底胜利结束。由于战争之中巴勒斯坦人不仅不与犹太人一道抵御五国的入侵反而与五国一道打击以色列,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束后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分治的协议无从执行,分治方案中的“阿拉伯国”没有建立,其“国土”被以色列、约旦和埃及瓜分。巴勒斯坦人只能流落他乡,而那些同为阿拉伯人的国家在战前鼓动巴勒斯坦人与他们一道侵略以色列,在战败后却又不承担他们挑唆的责任拒不接受巴勒斯坦人,使巴勒斯坦人沦落为难民。可以说巴勒斯坦人是选错了朋友上了阿拉伯国家的当,而阿拉伯国家也不是真正要帮助巴勒斯坦人,他们只是要用巴勒斯坦人来充当他们反抗以色列工具而已。
如果巴勒斯坦人当初不受阿拉伯国家的欺骗,按联合国的分治协议建立自己的“阿拉伯国”则世界上大概没有可怜的巴勒斯坦难民而中东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战争和生灵涂炭。
第一次中东战争后, 1956年10月29日又爆发了第二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对埃及,战争持续到11月6日,埃及的西奈半岛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被以色列全部占领。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与叙利亚、埃及、约旦进行第三次中东战争(又称为六日战争),六天时间的战争以色列在约旦、叙利亚和埃及三个战场上取得全面胜利,占领阿拉伯国家近七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叙利亚选择了犹太人一年中最神圣的一天□□赎罪日,对以色列发动第四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在受到突然袭击的情况下顽强奋战又打败了埃及和叙利亚联军取得了第四次中东战争的最后胜利。
经过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人认识到了以色列的强大,尤其是埃及总统萨达特,据说他在四次中东战争之后阅读《圣经》从中感悟到要与以色列和平,于是他毅然访问耶路撒冷走与以色列和平的道路。叙利亚和埃及在美国的斡旋之下分别与以色列签署军事脱离协议,埃及更与以色列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以色列也将占领的叙利亚和埃及的土地归还两国,而倡导中东和平的埃及总统萨达特却被伊斯兰极端分子暗杀。
总而言之,四次中东战争奠定了以色列在阿以冲突中以强者的姿态出现。以色列在阿拉伯国家环伺的环境中能存在和强大真是一个奇迹。而阿拉伯国家无论在土地、人口和资源方面都是以色列的几十甚至几百、几千倍,但战争的胜负却是阿拉伯人那样不堪,这也足以让阿拉伯人好好反省的了。在历次中东战争中,巴勒斯坦人的武装反抗从来没有停止过,而这种武装对抗多是以恐怖主义方式进行的,包括现在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原来也是恐怖分子。
二、恐怖活动和人民战争,同情弱者与面对正义
很多国人对巴勒斯坦人充满同情而对以色列和美国不断指责。从感情上说同情巴勒斯坦人是可以理解的,但对于是非曲直还是要分清楚,仅仅用同情弱者来看待中东问题既于事无补又失之公允。
应当说在中东冲突中阿拉伯国家和巴勒斯坦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一点在历次中东战争一节中已经讲了一些。巴勒斯坦人在反以色列的过程中多采取恐怖主义的行径而这种恐怖活动正是历次中东战争直至最近这一次巴以冲突的直接原因(2002年四月以色列对巴勒斯坦自治区的军事打击)。
有些人说自杀炸弹袭击和911等恐怖活动是人民战争。这种观点是非常谬误的,尽管在有些人那里很有市场。恐怖活动与战争的区别在于攻击的对象,如果是针对国家和军队的攻击则可以视为战争但如果攻击的对象是无辜的平民则是恐怖活动或战争罪行。很多人说进行自杀炸弹攻击的人本身是阿拉伯的平民而被攻击的也是以色列的平民,所以这是“人民战争”。这样的定义如果成立的话,则所有平民攻击平民的事件都是人民战争,那么中国和世界上的所有国家都不用设立监狱和法律了,因为平民攻击平民都是人民战争、都是正义的嘛。
巴勒斯坦人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也不能正确地面对现实,企图用恐怖主义的手段来达到抗击以色列的目的,只能在世界上失去人民的同情使巴勒斯坦的处境更加艰难。巴勒斯坦人既然对以色列平民进行恐怖主义活动则以色列军队和国家对巴勒斯坦恐怖分子进行打击也就顺理成章。
另一个很普遍的说法是同情弱者。很多人说巴勒斯坦人是弱者所以要同情弱者。这种看法未必全面正确。
首先,进行恐怖主义的弱者是不值得同情也没办法获得人民的同情。就以最近的巴以冲突来说,直接的起因是巴勒斯坦人的恐怖主义自杀袭击,以色列请求有7天的巴以“冷静时间”也就是说巴勒斯坦人停止恐怖袭击7天,而对这个最起码的要求巴勒斯坦人都做不到。
美国的中东特使和国务卿为调解巴以冲突而赶赴巴勒斯坦,但其所看到的首先是被巴勒斯坦自杀炸弹攻击而伤亡的几十个平民,面对这样的情形谁又能再指责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呢?
可以说以色列作为一个国家还是遵守中东的协议的,问题是巴勒斯坦是缺乏控制的,很多的伊斯兰极端组织不断地进行恐怖主义活动,故意违反中东和平的各项协议。还是拿最近的这次巴以冲突为例,以色列才撤军马上又发生巴勒斯坦恐怖分子扫射以色列平民造成多人伤亡的恐怖主义活动(4月26日)。同情弱者是要在正义的前提下才合理。
再者,说到弱者也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以色列相对于巴勒斯坦人而言是强者,但以色列从来都不是只面对巴勒斯坦人,以色列面对的是整个阿拉伯世界。以色列被阿拉伯国家所包围,土地贫瘠、资源匮乏而国土又狭小且人口稀少;相反阿拉伯国家和人口众多又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所以从宏观上来说以色列才是真正的弱者。
有些人会说,以色列有美国的支持所以不是弱者。这也是很多人指责美国和以色列的原因。是的,美国是支持以色列,但美国从来没有象阿拉伯国家对付以色列一样出动军队来打击阿拉伯和巴勒斯坦。再说支持以色列并不应当成为被指责的原因。美国支持以色列受到指责,那么阿拉伯国家支持巴勒斯坦且公然军事入侵攻击以色列应不应当受到指责?为什么支持巴勒斯坦就是支持巴勒斯坦人民解放的正义行为而支持以色列就是邪恶的?这样是不公平的。
三、美国的中东政策和作用
世界上很多国家特别是阿拉伯国家对美国在中东和平进程中的作用有错误的认识,阿拉伯国家一贯认为美国偏袒以色列而对美国充满仇恨且不惜以恐怖活动袭击美国,针对美国的恐怖活动如911等就是这种错误认识的表现。
中国和其他的一些国家也常常指责美国插手中东是为了石油。这种认识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以色列没有石油,如果美国为了石油而插手中东事务那么为什么不支持有石油的阿拉伯国家却支持没有石油的以色列?我们不否认美国的犹太人对美国的中东政策有影响但我们也不应当忽略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有其正义与合理的一方面,毕竟美国是个民主国家,其对外政策不可能只顾及一个少数民族--犹太人的需求,再说美国的阿拉伯人又不偏向阿拉伯国家吗?
这里想说一下恐怖分子911袭击美国对阿拉伯和中东进程的影响。911恐怖活动的影响是巨大的而阿拉伯世界也将承担这种恐怖主义的后果。911不仅使塔利班政权彻底垮台更在全世界范围内颠覆了阿拉伯人的正义,把阿拉伯世界与恐怖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美国针对阿富汗的战争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从未有的广泛支持就说明了阿拉伯世界的孤立。
911恐怖袭击也使美国改变了其中东政策,由原来的积极参预变为坐山观虎斗。很多人认为美国如果不插手中东事务则巴以就有和平了,其实这又是一个错误的认识。
如果美国对中东袖手旁观大概中东局势会更加不可收拾。美国对中东的干预本身就是对巴勒斯坦的支持,没有美国的干预巴勒斯坦根本没有实力和资格同以色列坐到谈判桌上。不仅巴勒斯坦人不是以色列的对手,整个阿拉伯世界也很难说是以色列的对手,这一点从历次中东战争中已经看出来了。
如果没有国际特别是美国的斡旋和干预而任由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自由战争兼并,则阿拉伯国家可能要重演历次中东战争的历史,以色列将占领更多的阿拉伯国土。2002年4月的巴以冲突,美国起初是袖手傍观的,巴勒斯坦在几个小时内就被彻底打垮根本没有反抗之力,最后美国在阿拉伯和欧洲国家的一再催促下才赴中东进行调停。
从这次巴以冲突中阿拉伯国家应当认识到美国中东政策的改变,也应当认识到美国对巴勒斯坦的重要性。当强弱不成比例时,调解总是对弱者有利的。可以说当今世界上真正能够对中东和平做出些贡献的非美国不可,这不仅是历史造成的更是实力使然。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中国、欧洲都没有促使中东和平的能力,这一点是事实。
可惜阿拉伯和巴勒斯坦的极端分子不仅不自量力而且对美国的作用没有正确的认识。应当说由美国和联合国主持签订的历次巴以和约基本上是合理的,这其中又以奥斯陆协议和戴维营协议最著名。如果巴勒斯坦人能够充份尊重这些协议从而建立自己的巴勒斯坦国则中东和平还是有可能实现的。但问题是巴勒斯坦和阿拉伯世界的很多人不仅不尊重国际间关于巴以分治的决议也不信守巴以之间的和平协议,反复进行恐怖主义活动,蓄意破坏中东和平从而达到消灭以色列之目的。
以色列在历次协议中从来都是承认巴勒斯坦人的存在和建国权利的但阿拉伯的很多极端分子和国家却从来不承认以色列在巴勒斯坦的存在和建国权利,阿拉法特在巴勒斯坦没有民意支持的道理也在于此,巴勒斯坦的极端分子对所有和以色列议和的人都视为叛徒。笔者认为如果巴勒斯坦和整个阿拉伯世界不从现实和自己的实力出发,承认以色列的存在权利、与以色列和平共处,则中东永远没有和平之日。
四、世界如何面对伊斯兰化?
可能大家注意到了前几天法国总统大选第一轮投票的结果,法国极右派领袖勒庞在大选中获胜从而顺利进入第二轮投票,将与现任总统希拉克一决胜负。勒庞的胜利使欧洲和世界的舆论大哗,很多人认为象勒庞这样的反移民极右分子在宽和及欢迎移民的法国大选中有机会胜利实在是不可思意。其实勒庞的获胜是很有道理和现实背景的。现在的欧洲除了德国之外广泛地受到移民的影响,而法国的移民问题又尤为突出。在法国的移民中很多是来自阿拉伯的伊斯兰教徒和来自非洲的黑人。移民对法国有贡献但问题更多,法国和欧洲的社会、文化、宗教、安定等都受到移民的深远影响。正是在外来移民对法国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的背景下,勒庞才有机会胜利。勒庞的胜利对法国和欧洲未必是坏事。
应当说现在欧洲和亚洲面临伊斯兰文化冲击的问题,策划911的恐怖分子大多是在欧洲受训的。随著阿拉伯人移居欧洲,欧洲各国不可避免地要被伊斯兰化。阿拉伯的移民和扩张不仅是其文化本质使然也是由其自身的自然条件决定的。现在的阿拉伯人多不劳而获,靠石油资源过著优越的生活,一旦石油资源耗尽则阿拉伯人将面对生存的压力,除了对外扩张和移民外别无选择。
与现代基督教不同的是伊斯兰教常常充满极端主义且很难与异教徒和平相处。对异教徒常常以“圣战”的名义进行恐怖主义袭击。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更是如此。塔利班就是一个原教旨主义统治的典型例子,在塔利班统治下人民的最基本权利被剥夺,男人不能剃胡子,女人永远不能见人,电视都不能看。在那样的国度中又何谈言论和其他人权?可以说塔利班政权的垮台实在是对阿富汗人民的一种解放!
伊斯兰化对中国的冲击也是不可忽视的。新疆、青海和蒙古的一些分裂活动都有著伊斯兰的背景,所谓“泛突厥主义”就是一例。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冲突也是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冲突的反映。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更是伊斯兰化的回教国家。除了巴基斯坦外很少有回教国家对中国友好的,这一点与中国对回教国家和阿拉伯世界的支持真是太不对称了。中国要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统一,要维护中华民族的传统和文明,要建设民主和自由的国家则要很好地考虑如何面对伊斯兰化的问题。
五、反犹太主义的复兴和中东及世界的局势
现在中东的相对和平是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及对中东和平的维持、欧洲的中立、亚洲的旁观及以色列人勤劳勇敢智慧的综合结果。一个相对强大的以色列处于阿拉伯世界的包围之中才有势力平衡和相对的中东和平。但随著欧洲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及根置于欧洲的反犹太主义的复兴,以色列将面对阿拉伯世界和整个欧洲的反犹太冲击。德国、奥地利、波兰、意大利、俄罗斯等等都是反犹太主义的国家。于此同时美国由于自身的利益、人口结构的改变及相应的美国综合国力的衰退,整个世界的格局和力量对比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中东的战火将再起而以色列与阿拉伯世界和欧洲的对局中很明显将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
所以中东的和平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随著力量的变化而战端频起。中国现在站在阿拉伯和巴勒斯坦一边,但随著局势的变化和文化与文明的因素中国大概会认识到以色列才是中国的盟友。
一个强大的中国对以色列是有利的,这一点相信很多以色列人是有充份的认识的。在二次大战中,国民政府对犹太人提供了无私的帮助,所以很多以色列人对中国是感谢和友好的,这可能也正是以色列一贯坚持与中国友好的政策,在国际上对中国帮助的多、刁难的少而且将很多先进的技术转让给中国的原因。
中国与阿拉伯和以色列本没有什么亲疏可言,而就正义来讲中国也不应当一味偏袒阿拉伯世界和巴勒斯坦人。在国际事务中还是应当本著公平与利益的原则。中国如果能够与以色列在科技和其他领域内加强合作,这对中国很有意义。与阿拉伯国家合作对中国没有太大的利益,这些国家对中国的石油没有什么支持,对中国人也不太友好,这一点从中国在科威特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劳工就可知一二。
更何况中国要面对来自土耳其等的回教分裂主义的压力,中国与回教组织的对立是迟早的问题,这一点现在的领导人也是看得清楚的所以在反恐怖的问题上与美国采取无条件合作的正确决策。而以色列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可以说毫无损害。
总而言之,中国与以色列没有任何根本矛盾也没有任何敌对的理由,我们应当站在公平和公正的立场上看待中东局势。我们应当看到中国与以色列在长远利益上的一致性且加强与以色列的合作。
有时候想一下巴勒斯坦,可能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的,他到过世界上很多国家但没有一个地方象巴勒斯坦那样荒凉,巴勒斯坦在阿拉伯人的手里是一片废墟而到了以色列人的手里却被建设成一个民主、富强的现代化国家,以色列人民对巴勒斯坦这个祖居之地是充满热爱而且那样勤劳地建设著那块本来荒漠的土地。一个对土地有热爱和责任的民族是值得人们敬佩的。可以说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文明是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的。只求占有却不建设,对土地和人民是不是太不公平了?
当然巴勒斯坦人也应当有其生存和建国的权利,在这一点上无论是联合国还是以色列都没有异议。问题是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巴勒斯坦的建国应当通过和平的方式在联合国的协议框架下实现。如果蔑视联合国的协议,用恐怖主义的方式来攻击平民,把巴勒斯坦看作阿拉伯人的而一点也不承认以色列存在的现实和历史,完全剥夺犹太人存在的权利,则中东永远难有和平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被打击的只能是巴勒斯坦人。
古人说:自知者智,知人者明;希望巴以双方能够本著和平的愿望在充份认识历史和现实、充份认识双方实力的基础上真正进行和平谈判,在联合国的监督下实现和平共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