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倪匡的这部系列小说比较趋向幻想式。综观外国的科幻小说,某程度会加入科学的完素或哲理,如《侏罗纪公园》加入了混沌定理,他们借科幻小说带出了一些科学的哲理,譬如机械人的定理,就如张系国的龙城三部曲也有提到简接传递讯息的意念。但我不是认为倪匡的小说完全没有,他也有一些令我很佩服的科幻设想,例如《后备》,《第二种人》,《病毒》,等等,但是,如果综合来评论的话,我个人认为他的小说在这方面比较薄弱,他的小说比较趋向奇情冒险侦探式的小说,例如在前期的小说每每要卫东奔西走,像侦探的一样.但在其后期如阴间系列的小说便没有这么多,反而插入更多的哲理思想,如时间是否单线等的讨论了,虽然小说的趣味是小了,但所能带给我们的思考却是增多了,我反而感觉它才是科幻小说.
倪匡的科幻小说很多时喉表达了人类的阴暗面,丑陋的一面,尤其对权力的厌恶更是表露无遗,特别是中国政府的领导人,差不多每个故事都提及人性的卑污,如《环》,《背叛》《祸根》等等太多太多了,卫斯理这人无论对任何涉及政治的东西都感到厌恶,而且绝不愿卷入这种漩涡当中,这其实是倪匡的心声,我相信这也是他经过文革的深刻体验.
倪匡似乎对人是相当失望,在他的小说中,常渗透著单独性的概念,惟有如此,才能重拾自我,不再受羁绊,也不再受到别人的影响,如《贝壳》,《将来》等,连原振侠也要离群独处,不再回来,外星四号也因此而背叛了同伴.可是倪匡的小说,要真正离开人类,他却又只能借助外星人,再没有其他的办法了. 但是,仍然需要一提的是,他对人性美丽的一面也有描写,例如《宇宙杀手》中的雷九天和《病毒》 的猜王都为别人而牺牲了,其伟大精神实在值得表扬. 倪匡很懂善用他的资本,而且在他故事 ,常有意无意地,提及其他故事的内容,旧版还好些,会提及书名,但新版没有了,常说忘记了是哪个故事,简直迫你一口气看完他的小说才罢休,有时,如果你不看,根本有时不知那些来龙去脉,看下去也无瘾.所以,当你决心看倪幻时,必定要完全看完的.
即使是最不喜欢卫斯理的人也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作家。无论是从作品的数量上还是从构思的奇特上,卫斯理都有着自己特殊的鲜明的特点。由于在卫斯理的作品中大量地使用了外星人以及穿越时空的观点,因此有许多科幻读者都视卫斯理为华语科幻的一代宗师,事实是怎样的呢?我们不妨来仔细地想一想。我在这里并不想马上下一个结论,说卫斯理的小说到底是科幻或者非科幻,但在作者的作品中,我们自然会找到一些这样或者是那样的痕迹。 |